第152部分(第2/4 页)
心中却又忍不住狂喜起来。
那支利箭是吴王李恪的箭,其他人的箭可能没有什么辨识度,但皇子的却有,唐舟看的清清楚楚,那的确是吴王李恪的箭。
吴王李恪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会去射李世民的马,也就是说,有人要陷害吴王李恪,他们动手了,比唐舟想象中的要快,而办法也更绝一些。
李世民并不是仁君,为了皇位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如今有人射了他的马,那就等于想要他命没什么区别,他会善罢甘休吗?
秋风从远处吹来,带着一股子悲凉,唐舟突然发现秋天的确是适合悲伤的。
远处急匆匆向这边跑来的人是喧嚣的,但跑来之后却都安静了下来,气氛一时间诡异的令人后背发麻,而就在这个时候,人群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大喊:“父皇,儿臣冤枉,儿臣冤枉啊……”
人群自动让出了一条路,接着吴王李恪在几名侍卫的押解下走了来,而吴王李恪一边往这边走一边高声大喊冤枉,快走到李世民跟前的时候,更是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冤枉,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胆子再大,也不敢对父皇下手啊,还请父皇明察。”
吴王李恪声泪俱下,他很清楚自己根本没有朝自己父皇的马射箭,这分明就是有人在陷害他,可如今他父皇的马上就插着他的箭,他就算知道自己是冤枉的,可此事他能不能洗脱嫌疑,却还是不敢打保票。
而就在吴王李恪这样高喊冤枉的时候,李世民却是凝眉不语,一张脸冰冷的仿佛冬天的雪,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很差,随时都有可能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来。
384。第384章 身份的猜忌
皇家牧场的秋风凛冽,吹的每个人的心是寒的。
吴王李恪的声音在空旷的皇家牧场响起,显得有些悲壮。
“父皇,儿臣冤枉,儿臣冤枉啊,儿臣怎么可能用自己的箭来射杀您的马,一定是有人拾了儿臣的箭,然后陷害儿臣,还请父皇明察啊……”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为吴王李恪求情,就连一直是吴王李恪的那些人也不敢,所有人都望着李世民,吴王李恪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李世民一个人。
李世民望着李恪许久之后吩咐道:“来人,将李恪软禁起来,没有朕的命令,不准他踏出帐篷一步。”
李世民也是不相信吴王李恪能做出射杀自己的事情来,但他又不得不谨慎小心一些,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只能暂时将吴王李恪给关进帐篷之中,派人监视着。
吴王李恪自知多说无用,只好跪下磕了个头,而后随人给带了下去。
吴王李恪被带下去后,李世民也无心再狩猎,吩咐了众臣一句之后,便转身向行宫走去,只不过李世民快到行宫的时候,又突然停了下来,对一名太监吩咐道:“去给朕把长孙无忌叫来。”
虽然李世民相信吴王李恪做不出这种事情来,但他的心里还是很不安,而在这众多大臣当中,能够让他掏心窝的只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急匆匆向行宫走去,并没有急着散去的唐舟看到这一切,多少已是能够猜到吴王李恪的命运了,长孙无忌跟长孙皇后是兄妹,他自然是要袒护自己的两个侄儿的,所以不管怎么样,长孙无忌肯定不会给吴王李恪求情便是。
想到这些,唐舟的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虽然他觉得太子李承乾亦或者是魏王李泰的办法并不怎么高明,但李世民在涉及皇位的时候还是多疑的,就算他不可能杀了自己的儿子,但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会做出一番妥善处理的。
长孙无忌进得行宫见到李世民之后,便立在了一旁,虽然他很清楚李世民宣他来所为何事,但身为臣子,是不能妄议皇家之事的,特别是这事牵涉到皇位之争亦或者是皇上的安全,所以他在等李世民问出来。
李世民自然也清楚这些情况,所以在长孙无忌进来之后,他并没有等长孙无忌开口,而是自己率先问道:“长孙爱卿啊,对于吴王李恪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长孙无忌自然是不喜欢吴王李恪的,但吴王李恪是李世民的儿子,他那里敢说不喜欢你的儿子,你杀了他吧,长孙无忌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问道:“圣上相信这事是吴王做出来的吗?”
李世民微微凝眉:“他是朕的儿子,朕绝不信他能做出这等事情来。”
长孙无忌神色如常,道:“既然圣上不信他能做出这种事情,那将吴王李恪放了便是,他还是您的儿子。”
李世民有些温怒,因为他觉得长孙无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