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水浇灭,也不好意思再留,连忙告辞走了。
施理看着那袋子干蘑菇,叹了口气,坐在了凳子上。余锋耸耸肩:“我早跟你说了,要跟她说清楚,别吊着人家姑娘,省得害人害己。”
施理扶着额头说:“也许你是对的,我改天跟她说说去。”
施理没精打采地从学校回到苗圃,没想到苗圃又出事了。施理总以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安分守己的,每个人都像农民一样,种多少,收获多少,人人都愿意过这种心安理得的生活。这个世界上是有坏人,比如上次自己在银行门口被抢,那个小偷抢的虽然是自己,但是自己并不认识他,所以坏人都是别人,跟自己没关系,自己认识的人中,应该全都是善良的人、知足的人。
所以当老郑揉着满脸沧桑的皱纹,张着熬得通红的眼睛对他说:“小杰拿了一万多块钱货款跑了。”他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了,小杰是小陈的名字。
“哈?怎么回事?”施理吓了一大跳。
老郑大力擤了一下鼻子,咳嗽了一声,才说:“就是前天,有一户开花店的人过来买花木,一共买了一万块钱的花木。那之前也有人来买过花木的,收了几千块钱放在抽屉里锁着,加上这一笔,一共是一万四千多块钱。钥匙只有一把,平时都挂在我的腰上。那天晚上,小杰跟我说要去办公室拿个账单,核对一下缺了什么货,好去补货。我也就没怀疑。第二天早上起来我没看见他,我以为他去园子里了,做好了早饭去叫人来吃饭,发现人不见了。我打开抽屉看了一下,一万多块钱都不见了,就留了一张字条,我才明白是他偷了钱跑了。这个蠢崽,怎么会糊涂到干这种事啊,缺钱花要跟我说啊,他拿那么多钱干什么呢。”说到这里,老郑抹了把眼泪。
小陈是老郑的徒弟,也是他家亲戚的儿子,因为小陈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就辍学了,老郑便带着他来学种花,谁知道竟会发生这样的事呢。“我打电话回去问了,他家里说他没有回去,也没跟家里联系,我找不到他人去哪里了。我真是没得脸见你们了。”老郑这把年纪了,自己一直都兢兢业业,本本分分,争强好胜了一辈子,没想到却在这里翻船了。
“字条在哪儿?给我看看。”施理说。
老郑将一张揉得皱皱巴巴的纸条递给他,施理展开来一看,上面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对不起,我会将钱还回来的”,看得出当时写字条的心情十分不平静。
“小施,你说咋个办?”老郑望着施理,哀求地说,“可不可以不要去报警啊,我会想办法把钱填上的。他还没满18岁啊,肯定是一时间想岔了。”
“他大概是急着用钱。”施理心里五味杂陈,小陈那孩子平时个性还挺开朗的,也很积极活泼,虽然有时候稍稍有些偷懒,但是年轻人的通病,可以理解。他在苗圃里做了两年,包吃住一个月一千二百块,在这个城市里,收入水平其实是比较普遍的了。他以为小陈是很知足的,因为他听他勾画过自己将来的蓝图,等攒够了钱,就去市里租个门面开间花店,或者回自己老家那边去开,一边养花一边赚钱。
但是一万多块钱,对小陈来说,差不多就是一年的收入了,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他若是急着用钱的话,怎么不跟他们说呢,根本不用走到这一步啊。施理也是一头乱麻,他对老郑说:“郑叔,这事你怎么不早说?”
老郑抹了把眼泪说:“我天天打他的手机,希望他能听到,我好把他劝回来,可是打不通。所以没有及时告诉你们,实在是对不起啊。我们会将钱还回来的。这个孩子一直都很听话的,过年的时候还买了补品去看他姑奶奶呢。真是想不到啊。”小陈的姑奶奶,就是老郑的母亲。
施理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先跟师兄说一声吧,看看他准备怎么处理。”
老郑知道这事瞒不下去了,便只好点点头。
第二十章
王杨接到施理的电话,也大吃了一惊。老郑是他刚办苗圃的时候就请来的老师傅,相处了几年,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所以他才放心将那么大个园子交给他管理,也同意他带自家的亲戚过来做事,因为横竖也是缺人手,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乱子。
王杨从欢乐城请了假回来处理这事,按说是该报警的,但是一报警,这事情就严重了。一万多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要去报警,小陈还真要坐牢,但是这个孩子才十几岁,也许一生就这么毁了,又实在有点不忍心。
老郑也在请求不要报警,说会尽快找到小陈,并将钱一分不少地补上。王杨和施理商量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