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3/4 页)
异,中土的武林人物一时半会倒也不敢接招。足利义满在柳庄学的不过是些皮毛功夫,还不如自己原先的东瀛功夫。所以足利义满看到柳庄遭遇不测后也就离开了,也是看到了独孤鸿这样的人物,也想结交一下,足利义满见识到了独孤鸿的武功绝不在柳叶飞之下,本想向他请教指点一下,可独孤鸿确没有闲工夫和羽少一样浪荡江湖。所以足利义满只好向柳叶飞学武的南少林寺碰碰运气,或许能学的一招半式。
足利义满想要跟细川氏一门翻脸就必须要先把自己武装起来强大起来,足利义满来中土的另行目的就是要学得些中土武林的高深武功,他知道细川氏一门的武功称霸东瀛,没人敢出头顶撞他们一下,没有足够的本事也就没有跟细川氏一门摊牌的资本,他带出来的武士都是他忠心耿耿的朋友手下,如果都学得中土武功那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也不用再惧怕细川氏一门的武士了。所以足利义满离开柳庄说是要会东瀛,其实他的目的就是要到南少林学武,说什么在闽南出海风平浪静些那都是些借口而已,柳叶飞没有出过海并不知情大海的深浅。
路上遇到羽少后足利义满又开始了歪脑筋,和羽少的交谈中认知了羽少的满腹才学,对于兵法韬略也很有研究,虽然有纸上谈兵的嫌疑,可足利义满知道兵法韬略讲究的是灵活运用,羽少所知的才学足够自己好好研究一番了,既然武功没有学到,可得到些兵法韬略也不虚此行,日后必定能派上用场,羽少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有那么大的威力,也从来没有用过,也没有何处去用,现在是天下太平,将军们都已经马放南山回家种地去了。可羽少就是喜欢排兵布阵的兵法韬略,时常感怀自己没能早生几年和蒙元大干一场。羽少的朋友大多是平民百姓,对于兵法韬略避而远之,两个铁哥们也只是在武林中打打闹闹,如何修习高强武功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对于千军万马的战场提不起那种兴致,羽少也很少和他们讨论兵法韬略,是属孤独无奈。所以遇见了足利义满后羽少觉着就是知己,足利义满的见解也是和羽少志趣相投,很有大将风度。所以羽少对足利义满在兵法韬略上毫不保留的滔滔不绝,也没又想到足利义满倒是很渴望得到羽少的胸中才学。
足利义满也看出了羽少也并非夸夸其谈,很多的兵法韬略有着自己的见解,这让足利义满意想不到的。如果真让羽少上了战场,必定是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物,有这样的见识和才学让足利义满认识到羽少必定出自将相之家,家学渊源必定有着中土的兵法韬略要义,所以足利义满想和羽少同行。羽少和足利义满交谈甚欢,也觉着和他同行求之不得。
足利义满的眼光是独到的,不但自己没有看走眼,在福鼎那坡脚道人也认为羽少是个人物,现在虽然年轻看起来还那么吊儿郎当的一副浪子模样,可人生不总是这样的。人是会变的,在机缘巧合下或者在惊天变故中说不定就会变成另外的人,变得连自己的都不认识自己了,人生在世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这些羽少根本还没法领略得到。现在的羽少还大可以讲些儒释道的精义,还可以为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也可以大谈快意人生,和足利义满一起指点江山,可足利义满已经步步为营的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了。
足利义满很快就得到惊喜了,一场误会后。再和春子的交谈中,知道了羽少不但胸有才学还身负绝世神功,足利义满并没有看到过羽少展露过武功,在分水关上喝倭寇周旋的时候只是一味的逃跑。可真没想到羽少的内力如此深厚,武功招式却不值一提,足利义满认为羽少一定还有修习内功的心法秘籍,有意的隐瞒武功。可也猜不透羽少这是为什么。可不管怎么样,破脚道人给的书确确实实的在沈冰的包裹里,先弄到这部奇书再说。
随着路越往难走就越是平坦了。沈冰粘着羽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马车上的春子更是没人打搅专心致志在描摹着金刚经里的一切,沈冰对这位善良温柔的春子姐很快放松了警惕,沈冰认为自己的包裹里虽然有很多值钱的东西,也有很多的银票,可沈冰也是知道春子这样身份的人绝看不上这点银票,一个幕府里的千金小姐什么没见过,整个东瀛的天下都是她们家的,区区一点银子春子绝不会看在眼里,除了药物和银票外,包裹里就是这么几本书,沈冰对武功一点皮毛也不懂,根本不知道武功秘籍的价值几许,而且只教了春子几天的汉子,哪能认识武功秘籍里难懂的字语,连自己也只是认识里面的字而已,至于那些练功法门的记载沈冰看来是无聊至极,所以沈冰只要看到春子没有把书拿出马车外,就随春子为所欲为的对照练字了。马车在平稳的路上,春子描摹的汉字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