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的李重润,掠过大腹便便的李重福,掠过广袖临风的李重俊,却偏偏没有看到李隆基。她顿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微微低下头。
“杨妹妹来听杜先生讲学?”李重润看着杨雪霁。
“是。”杨雪霁含笑答道。
“好,杜先生好啊。”李重福笑着说道。
杨雪霁挑眉问道:“杜先生哪里好?就知道让我们作诗作诗,都快烦死了。是吧,杨姐姐?”
杨辰站在她身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哦,那,那便是不好了。”李重福急忙应和道,笑容中透着憨厚随和。
“人家说好你就说好,人家说不好你就说不好!”李重润看着他,蹙眉说道。
李重俊哈哈大笑,道:“二哥嘴里没一句准话!”
几人都笑起来。李重福却也不恼,跟着他们一起笑。
这三个皇子都是在流放中成长,身上不仅没有贵族子弟的骄横之气,反而多了一丝沉稳和豁达。杨辰看着他们言笑晏晏的样子,与并州打马球的男孩子们也没什么区别,心中也多了几分亲近。
“哎,杨家娘子,你看我今日仪容如何啊?”李重俊早就看到了杨辰。他抬手正了正冠帽,挑眉问道。
杨辰心里刚对他培养起的好感瞬间消失无踪,看也没看他,只是低着头说道:“郡王好风仪。”
李重俊倒是较真儿,问:“你都没看我,怎么知道?”
杨辰淡淡道:“奴若看了您,刚才的话就变成假话了。”
众人皆哈哈大笑起来。杨雪霁说道:“我们进去吧,别让先生等着。”说着就拉着杨辰往里去了。李重润走在后面,一拍李重俊的肩膀,说道:“明知人家嘴里不饶人,你还老给她空子钻。我是该说你傻呢,还是说你太过聪明?”
李重俊微微一笑,道:“大哥取笑。我不过是和她玩笑而已。”
李重润拍了拍他的肩,便往大殿走去。
第三十二节巧言名辩
一进崇文馆的大门,迎面便是一阵椒香。沿着木制楼梯向上,正对着楼梯的朱漆房门紧闭着,想是杜学士还没有来。推开门,房间宽阔,正对面的墙上开着两扇窗,千万缕的日光照进来,让人眼前一花。北面一张宽大的几案,是学士上课时的位置,正对着堂内纵横排布的九张小几案。
郡王们听经的地方与她们不在一处,故而进了长廊便分开了。杨辰和杨雪霁各自在前面的位置坐下来。今日杜学士要查诗,杨辰忍不住替郡主捏一把汗,因而小声问道:“那诗你可背熟了?”
杨雪霁一笑,道:“放心,我都记在心里了。”
两人正说话,房门打开,崇文馆博士杜审言跨步走了进来。杨辰和杨雪霁急忙坐好。杜学士已过而立,高冠博带,方口长须,胡须一直垂到襟前,梳理得一丝不乱。他先向着杨雪霁行了一礼,杨辰站起身,以示相避。此为君臣之礼;杜学士走到讲席上正坐,方才轮到杨辰和杨雪霁起身见礼。此为师生之礼。
见礼即毕,两下落座。杜学士头一句便问道:“郡主,上次所留之诗作,完成得如何了?”
杨雪霁看了杨辰一眼,跪坐起身,道:“先生,已经写完了。”
“哦?”杜学士有些惊讶。以往命她题诗,她不是写些不合辙不押韵的东西来搪塞,就是干脆不写,找各种理由推脱。杜学士为这个没少发脾气。今天竟然这么爽快,实在难得。杜学士说道,“请郡主呈来一阅。”
杨雪霁站起身,将上午誊抄好的诗作奉到杜学士案前,背着手说道:“先生,我为您诵来。”
她转身坐回案前,诵道:
“宝帘坠银钩,
菱花照白头。
怜香春睡浅,
觉梦已知秋。
弄姿风无力,
惜影月当留。
簪花君前好,
流水唱关鸠。”
她的声音如淙淙流水,清越好听。杨辰一直暗自为她捏一把汗,直到她从头到尾一次不差地背完,方才松了口气。只见杜学士捧着那诗作,双目微眯,似在思忖什么。许久,他将诗作放下,道:“郡主好诗才。”
杨雪霁一笑,道:“是先生教的好。”
杜学士捻须一笑,道:“老夫倒有个问题,想请教郡主。”
杨辰隐约觉得这话中有玄机,忙给了杨雪霁一个眼神,让她加着小心。杨雪霁会意,低身说道:“不敢。先生请说。”
杜学士缓缓说道:“这‘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