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的传说中的“混沌”——无边浩瀚又无所谓边界,无边空旷又无所谓有物。
人如何能感受世界?依靠的是视听嗅触。如果一切感官都消退在虚空之中,是什么样的感觉?对于世界而言是人消失了,对于人而言,消失的就是这个世界!
就像一只二维世界的蚂蚁突然窥见了三维世界的存在。
那一瞬间给他的不是突破感官的惊喜。而是直击心灵的恐惧!无所依傍,不知时空,不知外物的恐惧!
但那种境地是真是存在的,他只进入了一瞬,就被无形之力弹出。不知是他心中骤起的惊惧,还是令牌本身的保护。总之他没有死在里头。
如果他不出来,今天留在小屋中的,就是一具植物人。
汽车马达的轰鸣犹在耳畔,也将他散乱的思维凝聚。眼前还有很多事情要紧急处理,实在没有时间思考方才一瞬间的感受——
如今第二枚轩辕令出现在叶观止手中,无论出于公心,还是私心,他都希望叶观止能留在这里。不管是象征意义,还是实际意义。叶观止留在金陵,就是一种无形的筹码。
但是他仅仅问了叶观止此前的行踪。
询问时必须的,双方都很清楚,这不仅是叶观止给肖廷声一个交代,也是肖廷声给所有人的交代。所以他才会对叶观止的信口开河如此不满。虽然他不知道,叶观止没有说假话,只是隐去了一些不该说的内容。
肖廷声思考了很久,还是没有动用武力。以现在的武力,想要杀死叶观止不难,可想要留住他,却不太好办。既然他想找人,那没有什么,比军队搜寻更方便的了。
肖廷声在等叶观止自己上门。
他比任何人都有耐心。
一枚轩辕令,在执政者手中,或许足以号令天下修行人为己用,但在叶观止手中却没有这么大的作用。
提出“轩辕之盟”的那些人,打得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算盘。反正只是一个好听的名号,打着轩辕氏的名义重修世间修行法度,号召一些愿意为他们效力的修行人而已。但是肖廷声很清楚,有些人也很清楚,真正有修行的人不会因为一个令牌就投诚而来,更不会因为修改戒律而选择加入。自从他与张屯溪三人几次交谈之后,更加确定了这一点。
愿意加入的人,只是一群试图在这场乱局中分一杯羹的投机者而已。
但是这个“天子”却不好“挟”。
同盟才有一点眉目,金陵就出现了第二枚轩辕令。
肖廷声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诸天神佛。但他们之间距离太遥远了。遥远到几乎就以为他们不存在。
轩辕令的再度出现却彻底打乱了他的全盘思考。几乎也打乱了本就已经混乱不堪的局势。
且看那位云大人一言不合,把叶观止从帝之下都一路摔回金陵的行止。如果叶观止说的都是真的,哪怕只有五分真。肖廷声也不敢赌,如果轩辕之盟继续组建下去,那位性情古怪的云大人会不会把轩辕令洒满整个中国。
真有那一天,轩辕盟就成为天下笑柄了。
虽说被笑之人不是他,他也不能容许这个震慑全局的机构威严扫地!
唯一一件让他疑惑至今的事情,就是轩辕令的效用。
修行人所修之道,源自太上。在肖廷声看来,称作道门,没有问题。以太上之道为名,以门户之门作别。但是,这和在不知多少千年之前,统治过这片大地的王朝,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姓姬的王族当然很多,一直到秦二世而亡,远古谱系才被汉室终止。
那么,与轩辕二字沾边的仙,又有多少呢?
轩辕黄帝于黄山炼丹峰得道而去,可如今的丹霞峰,只剩下张屯溪一人。
剥开历史附会的种种传说。这个姓氏,真的能跨越数千年,还拥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如果真有这么强大的号召力,那个传说中的国家为什么会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些主张立盟之人,为什么对“轩辕令”如此执着?
他不得解,却不得不思考。
天上华盖凝而不散,逐渐升上高空。就像一只神龙,裹挟着无边风云,逐渐隐没在万载青空之下。
遥远的东海岸边,有一座被尸骸包围的城市。有一少年人枯坐于蜗居一角,皱着眉戳着干硬的方便面,却忽然心有所感,极目远眺,无尽的天地交接处空无一物,他却仿佛看见了金陵城上空那一片盘旋欲走的云彩,忽然落下泪来。
远在江北营地的叶观止浑然不觉自己已经成了漩涡的中心,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