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页)
傅无天靠着车厢曲起一条腿,听到他的话便笑道:“真正的财富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静山州虽然是那位皇亲国戚的地盘,但是整个州可不能算是他的,皇帝要是想收回去,随时都可以,否则当时在位的先皇怎么可能把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都交给他。
不过因为天高皇帝远,所以就算对方想做点什么也很难被发现,那个人能养一支超过万人的兵,和矿产资源带来的财富是分不开的。
静山州的工坊不是大亚最多的,虽然特产矿产资源,但是更多的是运送到其他地方,因此开兵工坊的反而不多,不过也不会太醒目,毕竟很多商人都能看到静山州的商机,在这里开一家兵工坊很正常。
安子然的兵工坊在年前就已经决定开。
当时是傅无天亲自操办的,他把一家因税收太重而开不下去的兵工坊买下,规模不是很大,但是还有扩展的空间。
在静山州这个地方,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新脸孔代替一些老脸孔,所以他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反而有些见怪不怪,恶劣一点的甚至在想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滚出静山州。
税收重不是无风不起浪。
那名皇亲国戚为了发展自己的和事业和兵马,向静山州当地的商人征收高额的税收,导致一些想过来淘金的商人在经营一两个月后就会开不下去,不得不把工坊或租下的山头转给其他人。
按理说,那么高的税额是不合法的,但是天高皇帝远,静山州当地的官府与那名皇亲国戚合谋从商人和百姓身上刮下大量的油水,一部分上缴国库,一部分则被他们侵吞。
这种暴利的行径曾经引起商人和百姓的反抗,但是因静山州落后的原因,往往还没告到君子城就被整怕了。
几年前就曾经出现过一个例子,当时在静山州引起很大的轰动,但是后来还是被那名皇亲国戚养的万人兵马镇压下去,而事后竟然半点风声都没传出去,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敢反抗他们。
有些商人也慢慢变得聪明起来,他们不再与当地官府作对,而是主动送礼寻求合作。
时至今日,静山州越发展越穷,而某些人却越来越富有,印证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马车停在一家破旧的工坊前,两边都是低矮的房子,空荡荡的没有一丝人气,门口墙上黑不溜秋,还没走进去就闻到一股铁锈的味道。
这是一家生产铁具的工坊,因为距离原料近,省去了运费,所以成本比较低,但是税收太高,生产一把刀具如果能赚十文铜钱,他们要交六七文左右的税,高得离谱。
这家工坊没能坚持一个月就不得不关了。
工坊原来的主人为了省下一笔银子,当初也是向别人买的老旧工坊,结果还没来得及粉刷一遍就被迫关闭了。
对方贱价出卖,正好便宜了安子然,至于工坊两侧的仿佛是附赠的,因为不值钱,上一任主人本想扩大工坊的生产规模就便宜买下了,结果也没有来得及做。
不过走进去看才发现里面比较干净。
工坊内部总共就一百五十平方米大,越七先他们一步过来,已经派人把里面打扫干净了,各种工具用品也都堆放整齐,不过这不是安子然理想中的工坊。
太糟糕了!
“越七早已安排人准备重建这家工坊。”傅无天见王妃皱着眉就知道他对环境很不满意,便解释道。
安子然点头道:“顺便把两侧的仿佛也一并推倒重建,屋檐也不要太矮,内部空间隐秘一些,不能站在门口就能将里面看得一清二楚。”
傅无天知道他比较注重隐私,对空间的利用也比较在意,派越七过来时就已经嘱咐过他,尽量找手艺最好的工匠过来。
两人谈完,下午工匠们就到了。
为了尽快完成这家工坊,他们还特意请当地的工人,按照天数计算,每天付给他们六十文铜钱。
消息一传出去,附近的男人都跑过来应征,中间甚至还夹着几个女人。
一天六十文铜钱在静山州已经很多了,在这里,大部分有两三个人的家庭花三十文铜钱就能过一天,而一个月两贯已经算很多了。
和昌州等地的生活水平差距非常大。
可惜安子然要的工人不多,最后只招了十五个工人,其中有一个还是女人,她的力气不比男人小。
这一番动静很快就引起别人的注意。
像这种还没开始做生意就迫不及待的装修门面的外来者,多数人抱着幸灾乐祸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