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辽沈战役下集土豆网 > 第5部分

第5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远,才可以预先了解情况。打的兵力要集中主力,一举击破敌人包围消灭。这就叫做打活仗打巧仗。如果像塔山正面那样的坚固据点,你们就看到不要打,而寻找敌人的弱点打,你们看好不好?”这时有的将领认为这样打是可以的,如阙汉骞就说:“锦西北面的敌人工事并不坚固,西面敌人并无工事,这样打是可以的。”有的还抱着怀疑的态度,我也不管他,就主观地下了命令,其要旨如下:“(一)敌情如附图所示”(二)军以协同我辽西部队收复锦州之目的。各军自23日开始向塔山亘虹螺山以南占领阵地之敌攻击前进,重点指向于虹螺山以南山脚通锦州大道(原老锦西通锦州大道)方向。攻击奏功后即以主力继续向锦州攻击前进,以一部经×××(小地名现记不清)向塔山以东迂回,协同正面部队包围消灭塔山之敌。

“(三)以六十二军在现有阵地对塔山之敌施行佯攻,牵制敌人,待五十四军攻击奏功后,适时发起攻势包围歼灭塔山之敌。

“(四)以五十四军沿老锦西道两侧高地攻击前进,将敌人阵地摧毁后即向右旋转,主力经锦(西)锦(州)大道两侧向锦州攻击前进,以一部向塔山以东迂回,协同六十二军包围消灭塔山之敌。

“(五)以第三十七军向邢家屯、大虹螺山攻击前进,掩护军之左侧背,并准备不失时机以主力加入攻击锦州之战斗。

“(六)以后续之第九十二军及独立第九十五师为预备队,位置于锦西附近(以后九十二军主力并未运到),尔后随五十 四军攻击前进。”

以上命令口述,以后笔记补达,于23日即开始向人民解放军攻击。

第二,辽西走廊方面:

廖耀湘兵团在辽西走廊方面的行动部署,原规定以无线电联络,我到葫芦岛后因无线电发生故障一直未同廖取得联系。但我心中对廖有一种信心,认为廖是善于打逐次抵抗仗的,又主张从营口撤退,所以还抱着一种奢望,认为廖能战就可能打到锦州,不能战也会退到营口,还不至于被消灭。所以在这一计划中始终未过问廖的指挥部署。同时也感到卫立煌坐镇沈阳,也不会使廖耀湘吃亏。

当时,我对蒋介石的命令的体会是以向营口撤退为主,对打黑山收复锦州,那只不过是摆摆打的架子。如人民解放军自动撤退,就向大凌河锦州攻击前进;否则即对黑山、大虎山人民解放军牵制,掩护主力向营口撤退。如果不对黑山、大虎山人民解放军实行佯攻牵制,即向营口逃跑,就是赛跑也跑不过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一天走一百二三十里路而蒋军只能走八九十里路。所以从我的主观上想,廖耀湘一出新立屯,一面以一部分部队在黑山、大虎山一带牵制人民解放军的主力,一面将自己的主力先转移到大虎山以南台安、盘山间地区,先以骑兵将两翼掩护确实,再向大虎山、黑山攻击。

但廖耀湘对蒋介石的命令体会可能有所不同,据廖耀湘最近回忆说:“与杜聿明会见后,我即下令向黑山猛攻,(新一军、七十一军加二○七师许万寿旅)……”这是23日的事。

这时廖似乎并未派队掩护两翼及营口交通道路的安全。同时据郑庭笈回忆说:“廖耀湘原于22日下命令以新一军、七十 一军之一部及二○七师许万寿旅向黑山、大虎山猛攻,掩护主力分三路向营口撤退。可是在24日新六军亦投入黑山、大虎山间的战斗,而廖的司令部当时尚停留在黑山以东胡家窝棚。另据在黑山附近掳获解放军文件中说:令大虎山部队战到一兵一卒固守待援。因此判断解放军主力必将赶来,应迅速撤退。但是李涛认为二○七师打不下大虎山无用,要以新六军打下大虎山给许万寿看看。”郑又说:“我当时曾对新六 军军长李涛在电话中说,你要走不走?这样打我们就要到哈尔滨扫毛房去。”经过几天在大虎山、黑山间双方激烈的阵地争夺战,及25日晚廖的司令部被人民解放军袭击,廖耀湘才跑到大虎山附近新二十二师师部电卫立煌请示,卫令廖向沈阳撤退。26日廖令第四十九军掩护各军分头向沈阳撤退。这时人民解放军也到达台安、盘山等地,将廖兵团四面八方包围,沿途分段截击。黑山、大虎山正面亦被人民解放军冲垮,将廖兵团的五个军共十二个师截成若干块。廖部先遣到台中的一个师亦起义。各高级将领纷纷各自逃命(如潘裕昆、龙天武化装逃回沈阳),士无斗志,纷纷向人民解放军放下武器。在一个夜间廖耀湘的部队即全部完蛋。

蒋介石27日清晨派专机到葫芦岛来接我到北平,蒋介石窘态毕露地对我说:“现在廖兵团电讯已失联络,罗参军有个很好的意见,马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异世天然呆王妃十八岁,爱无处不在浮华一生沙丘情锁迷糊小医女带着农场逍遥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