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菹蟆⒅泄��⒑铩⒒ⅰ⒕搋�⒑谛堋⒁爸怼Ⅶ喙返榷�锘���
2006年3月,全国多名专家云集大河乡茨托村,再次对遗址进行发掘。当工作组在2号洞内挖到第7层垂直剖面时,发现了一颗古人类臼齿,随后对其进行了仔细的发掘,却没有发现其他人类骨骼化石。据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河地区的土质呈酸性,具有一定侵蚀性,骨头很难保存下来。此次挖掘再次出土了大量石器,其中有一些很精致的刮削器和尖钻器,还出土了鹿、猪鼠、熊、牛等动物的骨片化石。
茨托村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发现及出土的大量文物,特别是部分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制品体现出早期人类的石器制作技术,对研究早期人类的文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十、玉溪抚仙湖底“庞贝
古城”遗址
抚仙湖位于云南中部的玉溪市郊区,距首府昆明约60公里,水域面积约211平方公里。北大考古专家于希贤和两名记者曾多次乘潜艇潜入抚仙湖底,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对水下的古滇遗址进行了观察和勘测。
神秘的抚仙湖
通过专家的水下拍摄及对国家有关水文勘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抚仙湖底古文明遗址的方位和成因。专家们认为:该遗址是一座古滇聚落群,建筑构造与古长城埂相似,聚落群中的各类建筑均采用石料,其中出现大量加工的石材和建筑。
遗址由8个石头建筑群组成,分布在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200米的水域里。8个群落的面积大小不一,区域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遗址核心区域的5个群落连成一片,各个群落建筑形态各异,水下的深度也不相同,而且聚落区内功能分区也不同,有房基、石板道路及规整的墙体,显示此聚落已初具城市功能。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史前遗迹(7)
那么,这个古聚落群为什么会在水下呢?
原来,这是一次巨大自然灾难造成的结果。当初,古滇聚落群傍山临水而建,附近有数座大山,在一次地质灾难中,古滇聚落陷落到水中。之所以如此推论,是因为附近的山体上有大面积断裂和明显陷落的痕迹,专家认为此处山体下陷的年代约在两三千年前。除上述解释外,有的专家认为:由于此处地形发生变化,湖的出水口被堵塞,湖水上涨导致古聚落群陷入水中。目前,古聚落群的真正下陷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如今,由于抚仙湖底的古建筑群遗址规模宏大、年代久远,具有一定城市功能,因此被部分专家称为中国的“庞贝古城”。
十一、西双版纳檀姆娜米洞
中石器时代遗址
据考古显示,西双版纳的檀姆娜米洞是云南第一个有陶器遗物的人类遗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当地居住着彝、瑶、傣、拉祜、苗、佤、汉、哈尼、布朗、基诺等多个民族。其地处热带,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条件好,这里森林覆盖率很高,州内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分别占全国的1/5和1/4,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存”的美称。
檀姆娜米洞就位于西双版纳一座山脊西北坡的山腰处,坐东朝西,从北向南有4个大的溶洞群,檀姆娜米洞就是第二个洞。其洞口处有一块坍塌的三角形巨石,使得整个洞口形成三角形裂隙,显得极为隐秘。
1996年,景哈乡的一位村民在岩洞中发现了一些石器,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1997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双版纳州文物管理所、景洪市文化馆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对景哈乡的檀姆娜米洞进行考察,发掘出大量被食用过的动物的骨化石、陶器、石器、骨制品、角、植物种子、蚌制品等。经过专家鉴定,这是距今1�3万—1�8万年的人类活动留下的,属于中石器时代遗址。
十二、迪庆塔城铁桥遗址
迪庆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云南、四川、西藏三省的交界处,东部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丽江接壤,西部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界,西北部与西藏昌都地区毗邻,南部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隔江相望。
迪庆属青藏高原南部的延续地带,横断山脉西南腹地,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高低悬殊大,最高6740米,最低海拔1480米,平均海拔3380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地区。境内有三山两江:三山是云岭山脉、怒山山脉、贡嘎山脉,两江为澜沧江、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