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3/4 页)
狄公问。
“不多,老爷。孟先生迁来这里时还是一个鳏夫。他的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住在京师。去年孟先生赎出了‘杨柳坞’里的一个妓女,算是续了弦。那女子胸无文墨,又不善歌舞,只是模样俊俏一点,细皮白肉的。孟先生娶了她后,也空乏了内囊,衣食生计都仰仗别人接济。尽管孟岚比那女子年纪大了许多,但两下却倒是恩爱互敬,甚是美满。”
狄公道:“大凡诗人都要娶一个知音的人作为妻子,才可唱随和合,不然,雅俗异趣,久则乏味,终不是美满的。”
“老爷,那孟夫人虽不通文墨,心地可贤惠哩。又温柔,又娴静,将孟先生服侍得十分周到。”
柳荫官道愈走愈窄,四人岔入一条小径,在林木疏密处隐隐可见到一片沼泽地,水气氤氲间深绿浅翠,别有一番景色。
狄公四人在竹栅门前下了马。狄公推开竹栅门,顿见一座宁静幽雅的大花园,一座歪斜的板桥通向莲花池中央的小亭。莲花池畔,芳草萋萋,野花含靥,水鸟喁喁,蝴蝶盘旋。莲花池上则新荷一片,幽香阵阵。微风拂来,荷叶翩翩,波光摇动,宛如画中一般。
袁凯道:“孟先生终日在这花园里吟诗品茶,养颐晚景。”
狄公点点头,踏着摇摇晃晃的板桥,走到了那翼小亭里。小亭上翘着的六角飞檐上,各垂下一个铜铃。亭柱的红漆已斑驳脱落,亭顶的绿瓦也参差残缺。莲花池对面,疏疏几间房舍,被一株参天的大橡树遮蔽了大半。亭子的浓荫里只见霭霭晨雾弥漫,不闻一点鸡犬之声。
小亭内站上四个人,便显得拥挤。狄公细细向斜靠在竹椅上的死尸看了半晌,又摸了摸死尸的双肩,扳了扳死尸的臂膊。
“尸身刚僵硬。——天气如此闷热,四周又如此潮湿,一时不易断定死者遇害的时间,大略应在午夜之后。”
狄公说着,将刺入死者左胸的匕首拔了出来,反复端详。那匕首锋刃闪闪,甚是锐利。
马荣道:“老爷,这种匕首城里随处可买到,并不稀罕。”
狄公默然,将匕首递给了马荣。马荣用一张油纸包了,纳入衣袖。狄公见孟岚瘦长的黄脸已走了形,嘴歪斜着,一对混浊的乌珠安详平静,雪白的山羊胡子并不凌乱。——显然临死前并不惊惶恐惧。
狄公拿起圆桌上那把锡酒壶摇晃了几下,里面只剩一丁点酒了。他又拈着酒壶边那只瓷杯端详了一阵,点点头,纳入衣袖。
他命巡官:“你去找一副门板来,设法将尸身抬回衙里。”又转脸嘱袁凯:“袁掌柜在此亭内稍候片刻,下官去池那边看了就来。”一边示意马荣,随他同去。
狄公、马荣踩着那“吱吱喳喳”摇晃的小桥,来到莲花池畔,绕着水堤转到花园那头孟家的宅舍。
马荣上前敲了敲门,半晌门开了,出来一个面目姣好的侍童。侍童听说是县令前来访察,忙进内屋禀报。狄公见外屋四壁萧然,微风吹隙,几件家具都十分破旧,不由对马荣道:“凶犯作案显然不是为了偷盗。”
马荣低声说:“老爷,主妇来了。——哟,作案动机有了:年迈衰老的丈夫,年轻貌美的妻子,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总不落此套数之外,嘻嘻。”
狄公抬头,果见一年轻美貌的女子,娉娉婷婷,轻移莲步从内屋走了出来。那女子雪肤花容,乌云不整,凤眉下一对大眼,深明透亮,颊上闪闪几滴泪珠,朱唇外朗,皓齿内鲜,狐眉抖瑟,柳腰摇摆——虽淡妆素裹,总不掩其窈窕妩媚之态。
女子上前向狄公、马荣深深道了万福,便垂手退立一边,静候狄公问话。
狄公温颜说道:“孟夫人,下官深扰了。人命关天,岂敢延误?万望夫人相助官府,侦破此案,拿获真凶,为孟先生雪仇。”
孟夫人微微点头,不敢正面看狄公一眼。
狄公问道:“夫人昨夜最后见到孟先生是何时?”
孟夫人低声答言:“先生昨夜与小妇人在这屋里吃的晚饭,饭罢先生在灯下读了一会书,又说花园里月华当空,十分静美,便自去莲花池那小亭内饮酒赏月。”
“孟先生常去那小亭饮酒?”
“是的。如此炎暑天气,他三日两头都要去那里小酌纳凉,吟哦诗句,自得其乐。”
“他可在小亭内会客?”
“不,先生深居简出,绝少见客。即便有客来访,也大多在白天,只在这屋内呷几口茶,说几句话,便要送客了。他从不去那亭子里会客。先生爱清静,总嫌世人混浊,怕玷污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