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但其实十分感性敏感的人,进入大学之后,他依然把少年时代的那种固执甚至偏执的性格带了过来。4年的大学生涯,对于未来的前途影响甚大,他喜欢上了北京,但是同时他又在思索,自己与北京将会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1987年,我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开始了新生活。我知道这4年在北京我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可能只是匆匆过客,但绝不能瞎耽误功夫。在学校里我仍然坚持自己非常感性的想法和做法,喜欢上的课就特别认真地听,不喜欢的课眉头都不皱一下就逃,除了我们系的课,别的系的课也听,还不远万里地到中央美术学院、中戏和电影学院去听课。
我不是个理性的人,我非常感性,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这个……我不想要,那个……我想要。我的信念很简单,四平八稳的东西我不喜欢,扔掉它!飞扬丰富的东西我有感觉,抓住它,这样的生活我觉得很充实。
后来我们班同学回忆起我在宿舍的样子,说:‘这李咏呀,心事特多,半夜醒来,看他躲在帐子里,抽着一根烟,点着一根蜡,也不知他是在想什么?’其实我早忘了想什么了,只记得那段时间脑子里经常自生自灭地冒着些小火花,挺不错的。”
虽然远离了父母,大学的日子依然按部就班地没有什么变化,当时的他,对于自己的大学时代颇有些不以为然:“那跟牢房差不多,当然那是过去了,现在可能会好得多,那时候对一个青春年少、精力旺盛的孩子来讲,在大学的4年,包括在学校里,确确实实也许是因为教育体制的问题,素质教育确实是没跟上,我们沉迷于分数当中,沉迷于如果没有好的分数将来怎么办?沉迷于这样的噩梦当中,当然,学生时代过得很轻松,但是现在想起,确实是一个很可怕的经历,有时候说把李咏打回到年轻的时代,愿意不愿意?我说我不愿意。”
年轻很美好,但是每个人的年轻时代又遭遇着周围的环境,所以人生历程中的年轻时代与年轻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北京广播学院在2004年9月的50年校庆的时候更名为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成为###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是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从中毕业的学子,大量分布于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等领域。
1991年李咏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同他一起毕业的还有他后来的妻子哈文,以及《梦想中国》的对手节目《超级女声》的幕后与台前的功臣王鹏与夏青。无巧不成书的还有,在大学时,他们不但是同班的同学,而且李咏与王鹏同宿舍,哈文与夏青也同宿舍。再后来,李咏与哈文结为夫妻,夏青与王鹏同样如此。
毕业的那一年,全班一共39名同学,只有李咏一个人留在了央视,同班同学都很惊讶,说真是“人不可貌相”。李咏的这一届,正是毕业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届,但却是留在央视最少的一届。没有人料到李咏能够留在央视,连他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招聘的方式和现在一些真人秀选拔一样,采用闭路电视进行选拔,从台长到各个部的主任都参与了招聘。李咏对自己不抱希望,但既来之则安之,走到电视前的他倒是十分放松。他畅所欲言,纵情发挥,并没有将电视前的表现当作是央视招聘他的选择标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奢望”留在央视。
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第二天,央视到北京广播学院要人,告诉他央视留下了他,李咏说,他激动得差点晕倒。
给李咏分配的是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的北美卫星栏目,也是今天《中国新闻》的前身。在国内的状况是,央视四套的节目,其收视率远低与一、二套的节目,李咏虽然学的是播音专业,但是却很少有机会走到镜头前。虽然那个时候还是个无名小卒,但是李咏却并未感到对他这个学播音的人来说有什么郁闷的,相反,他说,自己做的是播音员的编制,但干着的却是编导的活,虽然收视率不甚理想,但是可以任他自由发挥,不但不郁闷,反而是一件颇为愉快的事情。虽然学的是播音,但他认为自己如果真的继续搞播音,那还真的没有什么大出息,在李咏的感觉中,播音只是念念别人写好的稿子,没有自己的能动性,相比之下,他还是更愿意去做记者或者编导。因此,最初,他在《中国报道》栏目做过一段时期的记者。
但是刚进央视报道时却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也促使李咏在播音与记者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当时的西藏电视台要开男女对播,急需男播音员,因此跑到央视借。李咏刚进央视,作为新人嘛,总要接受一些历练,于是“援藏”的任务落在了他的肩上。那时李咏很瘦,身高米,体重却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