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页)
11型机群直接掩护下,对国民党军北江阵地实施重点突击。
一江山岛登陆地段狭窄,我军力求以第一梯队投入大量兵力,如果逐次投入兵力,则易被国民党军各个击破。这是经过周密战术计算之后确定的。
各登陆艇的桅杆上升起了“登陆突击”的信号旗,艇上两挺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已由高射状态转为平射状态,两名机枪射手和弹药手头戴钢盔,身穿救生衣,两眼注视着登陆点,随时准备射击。艇盖前端的两挺重机枪也做好了射击准备,两名射手和弹药手,卧倒在舱盖大门上方的后部,做好一切射击准备。
登陆艇上的步兵连长位于分队指挥艇,他向各排排长下达了“准备冲击”的命令。这时舱内的步兵排各班长在检查每个战士身上的子弹袋、手榴弹袋结扣处是否松动,涉水鞋带是否系紧。爆破手在检查炸药和爆破棍;无后坐力炮班战士把炮身、炮架、弹药扛到了肩上。全排战士在排长一声令下,迅速由坐姿改为半跪冲击姿态。步兵战士们个个犹如生龙活虎,双手紧握武器,眼睛在盯着登陆艇大门。
这时,位于登陆艇甲板上、舱盖上的机枪手在猛烈地对岸射击着。此时此刻,战士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再过几分钟他们就要冲击上岸了。老战士对新战士说:“注意利用地形,注意发现敌人的暗堡火力点!”
14时10分至19分,登陆部队第一梯队在火力支援下,按预定计划,以7个突击连28个突击排的兵力,完成战斗展开,同时向南北江岛7个登陆点实施冲击。
这时候,在人民空军地面塔台指挥的依然是航空兵第20师师长马宁,在空中指挥的依然是副师长张伟良。随着绿色信号弹的升上天空,3个大队的轰炸机和海军航空兵的战鹰都于13时开始陆续起飞,直逼一江山岛。数十枚炸弹在敌人阵地爆炸,原本向我登陆部队疯狂射击的敌人火炮顷刻被摧毁,敌人阵地上之留下一片黑烟滚滚。
与此同时,我人民海军的炮艇也抵近敌岛开炮,载有直接瞄准火炮的机帆船队已经改变为一线队形,船装“喀秋莎”在连续地闪着火光。炮声犹如万人齐擂的战鼓,震荡着出征战士的心。一江山岛在浓重的烟雾中似乎消失了。
张爱萍的望远镜犹如扫描器在海面上仔细地搜寻,突然发现,登陆输送舰队周围掀起数支水柱,便问:“这是哪里打来的炮?”
“可能是大陈岛那边打过来的。”登陆指挥所的王坤参谋长回答。
“哦,”张爱萍应了一声,当即判断:这是大陈岛敌军炮兵苏醒后进行拦阻射击所致,遂果断命令:“轰炸机大队立即摧毁大陈敌炮阵地! 海军指挥员也通知快艇做好准备!”
他接着对王坤说:“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防备美军挑衅!不过美帝国主义者也是个纸老虎,他是老太婆摸黑吃柿子——先拣软的拿。你硬过它,它就老实了。”
随着命令的到达,轰炸机群第二次起飞,成吨的炸弹再次倾泻向大陈岛。大陈岛的敌炮阵地顿时变成了哑巴。
强击机当时是较好的飞机,体形小,很灵活,能低空、超低空飞行,从机头到油箱要害部位都有很厚的防护钢板,一般机枪对它威胁不大,高射机枪子弹也打不透它,被称为“空中坦克”。据苏联顾问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德国鬼子最怕这种飞机了,称它为“死神”。
先发制人(11)
此刻,我军的强击机伴随陆军进攻。它对准敌人阵地又扫射又轰炸,很有威力,一俯冲,敌人都不敢抬头,我军的步兵便乘势前进。
战场上的我军陆、海、空三军每一位指战员,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战斗故事。
12时30分,石浦巡逻艇大队4艘炮艇,从头门山锚地起航,担任对登陆艇第1大队的直接伴随护航。
12时43分,登陆输送第1大队,在大队长王维纲指挥下,组成双纵队,由头门山上海高地和皮箱里附近锚地起航,载运步兵第180团第二营,航经面长山、撑矶山西侧航路,向南江之胜利村、田岙湾地段登陆发起进攻。
12时53分,登陆输送第2大队,在大队长张友文指挥下,组成双纵队,由头门山之竹园头,断坝间附近锚地起航,载运步兵第178团第1营,航经面长山、撑矶山东侧航路,向北江之黄岩礁、山嘴村登陆地段发起进攻……
在登陆输送队第2大队的西侧海面上,也就是在一江山岛西北海域,5艘火箭炮船组成单纵队在快速开进。
12时56分,温州巡逻艇大队4艘炮艇,从头门山锚地起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