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页)
凝目看着面前男子,面庞大气、笑容暖熙,唯独双目内无限深邃,蕴藏着看不清楚的情感。只是一步步走过来,似乎也越来越不懂得自己,于是微笑道:“嗯,摸出来了,就在臣妾心里。”
“好,朕也来摸一摸。”明帝自个儿解了外袍,褪去龙靴,弯腰钻到被窝里,却是往后缩了一下,笑道:“朕刚从外面回来,先渥一会再说,仔细冻坏你。”
慕毓芫温柔一笑,拉他道:“皇上过来些吧,这又不是床上,本来就不宽,当心掉下去。只一件,玩闹着容易生风,皇上安安静静的躺着就好。”撑起身在窗台上取过手炉,放进被窝中央,让明帝把手放上去捂暖。
窗外有冷风“呼呼”刮过,最后的残叶在风中起舞,靠近窗纱时映出阴影,似乎在述说着严冬的寒冷。明帝的眸中漾着笑意,暖了一会,将慕毓芫揽入自己怀中,两个人都不再说话,寝阁内瞬间变得静悄悄,一片无限安宁。
第四十一章 未亡人
转眼月余,太后丧事已近尾声。按照规矩,夏烈王也该请辞返回封地,毕竟没有藩王长住京城的道理。先时夏烈王抗旨进京,皇帝却似乎浑然忘记此事,只是对其优厚待之,弄得群臣都有些琢磨不透。这段日子里,君臣二人更是默契,皇帝不召见,夏烈王也不请旨进宫。不过眼下已经临行,于情于理,少不了还是要再见一面。
明帝听得小太监禀报,丝毫没有不自在,仿佛早已等候此刻多时,面含微笑道:“大冷的天,难为他辛苦跑这一趟,快去请罢。”
夏烈王大步进来,礼毕请道:“臣自进京以来,深沐圣恩,得与家眷子媳享天伦之乐,每日皆是不胜惶恐。思前想后,唯有回去以后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安抚一方百姓黎民,为皇上稍尽臣子绵力。”
明帝耐心的听他说完,立时赐了座,又和颜悦色笑道:“王爷一腔赤诚之心,朕看得很清楚,有什么话坐下说罢。”
夏烈王似在下定某种决心,略作踌躇站起来道:“犬子进京一年有余,深得皇上器重,可惜他生性顽劣、不堪大用,竟然未有丝毫建树,辜负了皇上的一片心意。臣想把他带回去,在家严加调教,等到他日略有资质,再入京为皇上效力。”
明帝微笑问道:“如此,公主岂不牵挂?”
夏烈王不慌不忙,像是早准备好说辞,又道:“若是夫妻分居两地,犬子亦是不舍得,只盼着公主能同回颖川。不过,公主千金之躯,自然要娇贵些,再者又刚刚诞下佛宝,不宜多做奔波。不如在京城里稍作养息,待明年开春,再让犬子过来相接,如此也算是两全。”
宁愿舍弃儿媳、孙子,也要把儿子带回去。明帝在心内冷冷一笑,今时局势已然大变,岂会将这点小让步看在眼里?面上却还是和煦如风,颔首笑道:“果然是两全其美的法子,难为王爷想得周全。”
皇帝如此好说话,反倒让夏烈王面色不安,抬头问道:“那皇上的意思,是让臣带着犬子回颖川?不知几时能启程?”
“哎,急什么?”明帝话里笑意深刻,在龙椅上舒缓了一下姿势,“难得王爷进京一次,正好世子亦在,眼见的就要夫妻分离、父子相别,怎么着也该聚一聚才是。醉心斋已经备好宴席,等会召世子、公主进宫,让他们小夫妻多说说知心话,免得分离后想念牵挂。”
夏烈王无可辩驳,只好躬身道:“是,臣当领命。”
明帝在他疑惑的目光里轻笑,吩咐小太监去公主府请人,又安排夏烈王先到醉心斋偏殿稍歇,只道午膳后就将其送出京城。
待到夏烈王等人悉数退净,杜守谦自内殿而出,近身回道:“皇上,各处都已经安排好,只等皇上最后的旨意。”说着,又递上两本折子,“庆都和涿郡传回来的消息,正如先前安排一样,请皇上御览。”
明帝展开折子看着,眼前浮现出一片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的景象,像是享受着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合上双目片刻,方才撂开折子道:“嗯,去办罢。”
“是。”杜守谦的声音坚定有力,疾速退出。
明帝脸上神情异常轻松,领着宫人去往椒香殿,进殿笑道:“宓儿,昨夜可曾休息好?若是精神不错,朕想和你对弈一局。”
“皇上,今天如此好兴致?”慕毓芫笑着问了句,让双痕去取棋盒,捧着刚沏的热茶递与他,神情有些疑惑,“皇上不是一早就说过,今日要宴请夏烈王么?眼下将近中午,皇上不赶着过去,还有空到臣妾这儿来?”
“不急,朕已经安排妥当。”明帝话有所指,却笑道:“朕平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