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2/4 页)
着,说着,赵朴就开始跑题了。
原本是想要,谈论第二次北伐的相关事宜。制定北伐的作战计划。
只是,说着说着,就谈到了综合国力的提升。
这也是赵朴开会的特点,说着说着,就经常跑题。只是即便是跑题了,即便是不愿意听,也得捏住鼻子继续听。谁让赵朴是皇帝!
不过尽管有些跑题,可赵朴不打算转回正题。
这也算是统一思想吧!
一个时辰后,会议结束了。
可以有意见,但是只能保留。
在场的军部大臣都明白。皇上这回是铁了心要北伐,再多的阻拦也不顶用,惹毛了皇帝,只会被凄凄惨惨砍杀光。
这位皇帝看似温和,平时对大臣们也很好,可是一旦在北伐的问题上,触了霉头,十九**必死无疑。
随着赵朴的一声令下,庞大的战争机器随之开动,首先是舆论上,大肆的宣传北伐,宣扬北伐必胜,不断的打气,统一思想。那些反战言论,统统都被封杀,提意见可以,但是不能反对北伐
随着,各地的器械粮草等,加快筹措,不断的运输到前线,做好了打上三五年的物资储备。
而此时,枢密院、兵部、军部等几个军事机构,或是调动将领,或是忙于制定作战计划,或是忙于各部门协调,忙得不可开交。
而此时,各地的将领也是纷纷进入京城,开始安排任务。
风雨欲来,北伐在酝酿着,有着席卷天下的气势。而在北方金军也是积极备战,刚刚登基的皇帝完颜亶积极任用几个叔叔,打理朝政,而一些忙于内讧的女真贵族,也是纷纷放下意见,合为一股,共同抗击宋军。
筹备工作,还在继续着。
这又需要花费大约一两个月的时间!
随着,北伐的临近,赵朴也是越加的惶恐不安,有些战前焦虑。
…………
风尘仆仆中,一个年青将领进入了杭州城。
此人正是岳飞。
此时岳飞才不过三十二岁,已经是山东路宣抚使,算是从二品的武将。
若是在其他时期,算是才略出众,军中少有;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算不了什么。当今皇上,重视武备,多提拔年轻将领,只要是战功显赫,只要是不违背军纪,都会受到皇上重用。
有些将领比他还年轻,官位也只是比他略低而已。
比如,朝中的虞允文此刻入了军部,原本是四品武将,如今变成了五品,表面上算是降级了,可谁都明白,这是明降暗升。军部官员,看似品级低,可处在要害位置,又接近皇上,颇为重要,军部官员说是皇上亲信也不为过。
又比如,李破军不过二十八岁,却是镇守襄阳,正二品的官职,仅仅是略逊色于他。
当今时代,是武将最好的时代,不讲究资历,不排资论辈,只要敢于拼命,能打了胜仗,遵守军纪,就会得到提拔。
但是也是最坏的时代,战场上武将的死亡率极高,四品五品的军官阵亡,是正常事件;因违反军纪,被革职,或是处死的武将,极为常见;因为不遵守军纪,擅自逃跑,被斩杀者,多有存在。
重赏、重罚,是当今武将的特点!
进入杭州城后,岳飞的情绪是复杂的。
此次皇上,将一半的高级将领调入京城,为的就是下一步出兵北伐,而此次皇上,更是专门召见他,商讨军事!
此刻,坐在偏殿内,岳飞有些紧张。
“皇上驾到!”一个太监喊道。
随后,一个身穿黄袍的男子走入偏殿内,身后是一些侍卫跟谁。
“微臣拜见陛下!”
“卿家,免礼!”
一番客套之后,岳飞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椅子上。
没有询问问题,赵朴只是静静的看着岳飞。
历史上,岳飞已经神话了,不是人,更多是精神象征,忠义的化身。
到了这个时代,尤其是战乱不休,赵朴可没有指望着,靠某某几个名将出现,然后力挽狂澜,拯救江山社稷。好的名将,不如好的制度。制定下良好的军队提拔体系,培养体系,远远比单纯的重用几个名将,指望几个名将力挽狂澜更为可靠。
得知,岳飞、韩世忠、张俊、吴氏兄弟、杨沂中等的信息之后,赵朴没有太多的关照,就采取了“放养政策”——没有太过重用,没有太过提拔,只是多给了几次立功的机会,有本事上,没本事下,犯了错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