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页)
谢宁恬和小芳两人从城隍庙下来,她们在求签,小芳求得签当然是幸福平安,那些算命的瞎子或者假装瞎子的‘半仙们’,为了小芳兜里的钱,自然是使劲忽悠小芳哄她开心,要不就是吓唬她两下,丢些钱进去算是给神明香油钱,给自己心里多加点安慰罢了。
苏灿看到谢宁恬这丫头脸上喜滋滋的,于是就打趣问道,“你求了什么签啊?”
谢宁恬看到老哥问她,脖子缩了缩,连忙把求得的签符放进裤子口袋里面,这才拍拍微耸的胸脯,马尾轻晃,轻哼一声,道:“不告诉你。”
苏灿满脸郁闷,得,这小丫头也有心事了,看来自己这个老哥不管用了,不过苏灿看出来了,这个小丫头求的是姻缘签,还是上上签,用脑袋想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等到苏灿他们一家人拜神完以后,时间已经到十点多种,林安琴和谢霜香她们是满载而归,手上提着的篮子里面装满了很多敬了神的水果以及茶叶,像苏灿他们两手空空就引得林安琴他们翻白眼。
回到家里面,一家人十几个团聚在一起,又是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饭菜,王雪伟和小芳形影不离,也是帮忙在苏灿家给林安琴打下手。
下午休息到一点半的时候,他们都起来了,准备去老家拜年,同时也是准备把苏家两个老人给送回去。
苏老爷子他们年纪大了,对于住在县里面总归是有些不适应,小城里面毕竟总有些繁华和喧嚣,乡下的农村就清净许多了,平时喂喂猪,种种菜,养养鹅,割些鱼草喂鱼,这样的生活对于老人养老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苏灿就喜欢那种清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问题是他还没有到老年,年纪还有大把可以用,况且长大以后,也有家庭负担了,上有老下有小,也还是到隐世生活的时候。
当然,若是有那个条件和机会了,苏灿是不会放过的,一定要在老家修好一个房屋,然后和程可淑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
苏成业叫了上午的两辆面包车又开过来了,这次的去拜年的人员骤减了好多。
比如像王雪伟他们是不去的,还有夏老头,和苏灿家也没有亲戚血缘关系,所以也是不用去的,而且他是在他们家里是属于长辈,应该在家里等着晚辈来上门拜年的,哪有长辈给晚辈拜年的道理呢。
夏老头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是他有几个兄弟姐妹,中国人的亲戚都靠血缘关系维持,亲情或淡或深,但总归是要联系的。
还有一句话就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这话道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情冷暖。
夏老头家虽然不富贵,两位老人平时也生活在不到七八十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房间里面,但他儿子毕竟是一个军官,所以还算的上是高干家庭,所以来他家走亲戚的晚辈也很多。
且说苏灿一家叫好了车,两辆车一起就朝着老家出发了,从古樟街出发朝着出县的方向,大概走了两个钟头的时间。
主要还是大雪封山,道路太滑不好走,虽然天气没有下雪了,但毕竟道路积雪难以通行,原本只需要四十多分钟的路程硬是走了两个小时。
乡下一个村子的地方,有一条崎岖的小路通向另外深处,道路是黄泥地,布满了还没有融化的积雪,面包车到这里就开不进去了,司机开着车子轮胎就算绑着锁链,都在泥坑里使劲打滑,最后司机只能望着那难以通行的山路,摇摇头对苏成业说道:“实在是开不进去了,我就放你们在这里自己走进去吧,等你们下山回来的时候,再叫我们来就行了。”
苏成业看样子只能这样,给了司机一点茶水钱,毕竟这是过年,还要他陪着开车来送人,就算司机嘴上不说,心里面也是有点抱怨的,于是苏成业塞了点钱给两个司机。
苏灿的老家是在山上,山峰奇高险峻,平时是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山里面的,但是现在大雪封山,别说车子不好通行,就算是人要往山里面走,都是非常的困难。
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两个老人带上山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最后苏灿家的所有男人都小心翼翼的扶着两个老人上山,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看到了老家的房屋。
那是一排排被积雪覆盖的农村样式的房屋建筑,层次堆叠在一起,偶尔能够看到一两间的红砖瓦房,在农村里面那是非常新奇的,这里常见的是香樟树和白桦树以及农田堆叠。
苏灿他们走进与世隔绝的小村里面,顿时有就有狗吠声音传出来,然后就是几条白花花的家狗冲过来,呲牙咧嘴,苏老爷子立刻训斥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