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盛氏之忧(第2/3 页)
天津,门路一直走到了自己这里,现在他来的正好,让他也给拿个主意。
郑观应一进屋,盛宣怀便热情的招呼起来,两人在招商轮船局的时候,便交情颇深,而且先前他也曾向其许诺会寻机向中堂再次举荐他,两人先是聊了一会各局的事物、时事,盛宣怀眉间隐带着的些许忧色,还是让郑观应注意到了,于是便试探着问道。
“杏荪,为兄看你眉宇不展,莫非有心事?”
“哎……”
长叹口气,盛宣怀看着郑观应却是连连摇头。
“实不相瞒,非是小弟有心事,实是感觉对不住正翔兄,恐怕小弟有负兄之所托了!”
盛宣怀一句话,便把事情从自己身上,踢到了郑观应的身上。
“哦!”
眉头微微一跳,郑观应强笑道。
“谋士在人,成事在天,非人所能求,为兄亦深知杏荪老弟的苦处!”
话是这么说,但蛰伏于澳门五年之久的郑观应,若非有“入世”之心,又岂会春节刚过便来到天津,以拜访旧时好友为名,于此常住,尤其是眼前这位深得中堂大人信任的盛宣怀,更是隔三差五前来拜访。
“哎!”
郑观应的失落,盛宣怀又岂会看不出来,于是便连连叹道。
“既然事已如此,那小弟也就不瞒正翔兄了,自从上次小弟说服正翔兄出山后,便有意向中堂大人举荐你往招商局,现在招商局、电报局多种缠身,小弟也是分身乏力啊,正于谋划间,却突生变故,实是令小弟措手不及,愧对正翔兄啊!”
虽说盛宣怀话里的意思还没有挑明,但郑观应却已经隐隐猜出了他说这些话的意思,他并不是向自己诉苦,而是告诉自己,这件事他正在办,但是碰到了一些阻力,而这些阻力来自他人,既然是你的事情,那你也应该在一旁出谋划策。
“杏荪老弟,如此厚待为兄,兄焉能不知,只是不知这变故是为何?还请老弟告知!”
郑观应的“上道”,倒让盛宣怀少了许多麻烦,于是他便开口说道。
“不知正翔兄是否听过唐子然这个人!”
“唐子然?莫不就是那个著写《泰西策》的唐子然!”
郑观应连忙问道,在盛宣怀点头时又不无佩服的说道。
“此人兄焉能不知,那本《泰西策》年前年后,于澳门、香港亦是甚为风行,就连许多洋人都为之哲服,兄识得的澳督府中的几位显贵,亦感叹葡萄牙数百年利弊,皆被其言于数纸之间,莫非,此人现在……”
难道他已经被李中堂邀于幕中?不对,不是说其在张之洞幕中吗?
“正是此人,此人大才,世人皆知,这不,年节刚过,中堂大人便使了些手段,把他从武昌拉到了京城,现在于同文馆内任职,若是小弟所料不差的话,现在中堂大人对他可是虚席以待,那同文馆不过只是中堂大人的些许手段罢了!”
接着盛宣怀又是长叹一声。
“相比此人,我等之才便又算得了什么,中堂大人能用此人,倒也是中堂大人之福啊,只是可惜……”
那一声叹息声中,表面上似是感叹着中堂得贤,但实际上却是告诉郑观应,可惜给你备下的位子,已经被唐浩然夺去。
虽说佩服唐浩然的才学,但事关到自身之利,郑观应不得不应了下来,他这会已经回过味来了,盛宣怀表面上是可惜自己,实际上却是忧虑自身,他害怕于中堂幕中的地位为唐浩然所取代,可如何能阻止唐浩然入中堂之幕?
凝眉思索着,端着茶杯的郑观应,不时的用杯盖抚着茶面上的茶叶,思索良久之后,突然,他的眼前一亮。
“杏荪老弟,以子然之才,为中堂所用,是为中堂之幸,可若为国家所用,却也是国家之福啊!”
“嗯!”
双目猛的一睁,盛宣怀似有些不解的看着郑观应,全是一副请教的模样。
“当今国人,论知洋者,必以子然为第一人,”
“正翔兄,你的意思是……”
难不成郑观应想让那唐浩然出使泰西?这他不是没考虑过,出使泰西,甚至不需要中堂出手,他自己便能回了。
“正翔兄,唐子然其腹中经天纬地之才,远非寻常人所能及,以兄看来,不若……”
郑观应的话声一压,看着盛宣怀吐出一句话来,他那话只让盛宣怀眼前一亮,暗自叫好起来,可叫好之余,又疑惑道。
“这,如此忧差,想来他倒也不会拒绝,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