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明宏图,紫禁荣耀(第1/6 页)
夜色已深,朱元璋的书房内灯火通明,烛光摇曳中,宇文轩、麻震天、刘伯温以及新任的科举改革倡导者赵文围坐一堂。窗外偶尔传来几声夜鸟的啼鸣,与室内热烈的讨论声交织成一幅别样的画面。
赵文手持一卷竹简,神色凝重而坚定:“陛下,臣以为,科举制度虽为我朝选拔人才之基石,然历朝以来,多偏重理论而轻实践。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亟需既有学识又具实干能力之栋梁。因此,臣提议科举改制,增设实践考核环节,使理论与实践并重,真正选拔出能为我大明效力的真才实学之士。”
朱元璋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赵卿所言极是,科举若只重文墨,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然改制非小事,需慎之又慎,诸位有何高见?”
麻震天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为,改制可先从地方试起,设立‘实践营’,让考生参与地方治理、农耕改良等实际项目,由地方官员及专业人士评定其表现,作为科举录取的重要参考。如此,既可避免一刀切之弊,又能逐步积累经验,为将来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宇文轩点头赞同,补充道:“此外,还可设立‘才俊榜’,对在改制中表现突出的考生进行表彰,激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实践,形成崇尚实干的社会风气。”
刘伯温抚须微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此计甚妙。科举改制,不仅能广开才路,更能引导士子风气,使我朝文风昌盛之余,亦不乏实干之才。此乃强国富民之根本也。”
次日,朝堂之上,赵文的科举改制提案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保守派官员担忧此举会动摇科举制度的根基,纷纷提出反对意见;而另一部分则认为此乃顺应时势,强国富民之良策,力挺赵文。
“科举自古重文轻武,岂能轻易更改?”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言辞激烈。
“非也,时移世易,科举亦应与时俱进。”赵文毫不退缩,据理力争。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时,朱元璋缓缓开口:“诸卿勿争,科举改制乃大事,需从长计议。朕意已决,先在应天府试行赵卿之提案,待有成效,再行推广。”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皆知,皇帝的决定已无可更改。
数月后,应天府郊外的“实践营”正式建立。来自四面八方的考生汇聚于此,他们不仅要完成传统的文试,还要参与农耕、水利、治安等多方面的实践考核。
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上,一位名叫李慕白的年轻考生脱颖而出。他虽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对农耕技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实践营中,他不仅成功改良了当地的水利设施,还提出了多项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深受地方官员和农民的赞誉。
与此同时,麻相、墨舞、云幻等暗影阁成员也暗中观察着这些考生。他们利用自己的特长,或潜入民间收集情报,或潜入实践营暗中评估考生的实际能力,为宇文轩和麻震天提供着宝贵的参考信息。
在紧张的实践考核中,苏晴晴作为军医和卫生专家,也时常被邀请至实践营,为考生们提供医疗支持。她不仅医术高超,更有一颗温柔细腻的心。每当有考生因劳累过度而病倒,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他们身边,用她的医术和关怀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李锋作为战术指挥官,虽然不直接参与科举改制,但他对赵文的提案深表赞同,并时常与苏晴晴探讨如何将这些现代军事思想融入到大明的治国理政之中。两人彼此支持,相互鼓励,在共同的理想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鸣。
而麻相与云幻之间,则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欣赏。麻相精通诗词,云幻则勇武非凡,两人一文一武,互补短长。在多次的合作中,他们逐渐产生了深厚的友情,甚至超越了普通的同僚关系。
随着科举改制的深入进行,实践营中的才俊们纷纷崭露头角,为大明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另一边,李文忠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农业复兴计划。他深知,粮食乃国家之根本,只有稳定了农业,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然而,农业复兴之路并非坦途。李文忠在推广新式农耕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农民的抵触情绪、土地的贫瘠、天灾人祸的频发……每一个问题都考验着他的智慧和决心。
“文忠兄,你可有把握?”在一次深夜的密谈中,麻震天关切地问道。
李文忠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只要心中有民,手中有策,何愁大事不成?待我他日归来,必让这大明江山,遍地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