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范畴。
50年代以后我国培养了许多大专院校学生,主要是这些人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
据政府有关部门测算,1987年我国有技术职称(教学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医务人员等)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共约2200万人,占全社会劳动者总数的%;但实际上,其中某些人的素质并不达标,恐怕还不能称作知识分子。
我国知识分子职业的三个层次
贯串整个20世纪,我国知识分子成为一种不断发展壮大的现代职业。
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职业分类,属于脑力劳动者的范畴共有18种职业大类,或101个小类。我国知识分子,按照18个不同职业的社会分工,大致可以归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知识专业劳动者”,从事发现、应用、转化知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的社会职能是,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从事生产。这类知识劳动者统称为专业技术人员。据1987年人口抽样共有1746万人,占全国在业人口的%;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004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8 %,他们是知识分子中人数较多、文化素质较高的层次。
第二层次为“知识教育传授者”,主要是指教授、讲师和各级学校教员。他们是智力和人才的开发者。1987年各学校的教学人员有974万人。其中高校教师万人,已定职称的正、副教授为万人;中等学校教师万人,小学教师万人,幼儿教万人,特殊教育系统万人。
第三层次为“领导和管理者”,指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官方和非官方)的各级管理经营人员、包括政府公务员。他们处于社会的中上层地位,具有党政、经济的特定权力。据1987年1 % 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国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责人共1031万人(不包括一般管理干部),占在业人口%,其中,国家机关有117万人,各级党群组织有207万人,企事业单位有707万人。在领导层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456万人(占44%),当时平均文化素质偏低。后来才逐步提高。
又,参照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从事于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电影业、科学研究、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和综合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止到1996年底,约为1907万人。(引自《中国统计提要》第61页。)
经过体制改革,按照“现代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90年代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和工程师、硕士博士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我国知识分子的队伍逐年扩张
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空前地扩大招生。1999年高校入学154万新生;2000年221万新生;2001年260万,其中本科新生137万名。(据《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5日提供的数字)。平均入学人数占报考人数的一半左右,而过去入学率约为七分之一。此后“大学生”就显得相当普通了。
我国宣布2005年以后实现“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达到适龄(18—22岁)人口的15 %”,而早在1995年世界上“毛入学率”超过15 % 的国家就有68个,其中超过35 % 的国家有29个。高等教育的普及,乃是全球性的现代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也就成了现代化社会“中产阶层”的标志之一。
我国大学(本科和大专)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长:2001年为115万名,2002年145万名,2003年212万名,2004年250万名。目前我国共有大学毕业生1500万人以上,这个数字以每年15—20 % 的比例不断增长。在学的大专院校学生达到1000万人,今后每年大学毕业生将超过250万名,甚至达到300万名。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序言:什么是知识分子?(3)
21世纪初,我国中层(处级)以上的国家干部(公务员)多数是大学生。公务员的文化程度和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现在人民群众普遍认为:知识分子乃是具有大专学历的脑力劳动者。毫无疑问,整个20世纪我国成长最迅速的阶层乃是现代化的知识分子群体。从清末民初的几千人,到30年代的几十万人,到新中国成立初期(50年代)的五百万人,到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大约两千万人,到今天的几千万人。今后每年增加二、三百万人。我国现代化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