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桌(8—10人)酒席的价钱突破百元大关。
有位画家回忆说:1987年,我的新婚之日,在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请了两桌高档宴席,一桌女眷家属,另一桌则是我特请的以叶浅予王人美夫妇为首的四对画家夫妇作为男方亲友代表。两桌酒总共花了400元钱。
印象很深的是,1988年5月1日那一天,全市餐饮业联合行动。一下子涨价50 % ,顾客中有消息灵通的,赶忙提前定座儿,结婚的喜宴赶在五一劳动节以前。原来山东饭庄的鲁菜一桌(8—10人)酒席200元,有4凉菜、4 冷盆、4 热炒(整鸡、整鱼)等;劳动节放假头一天,猛涨到300元一席。您哪,爱吃不吃,有的是包桌的主。
1993年,岭南饭店,粤菜一桌酒席400—600元,不过6凉菜(3 荤3素),6热菜。
此后几年,餐饮价格更是一个劲儿地步步攀升。
到1996年,同样的一桌十人酒席,要800—1000元。
1998年以后,餐饮业一度停滞,菜价平稳中略降。以后餐厅朝着设备高档、装修新式、服务周全的方向发展。
90年代后期,高档餐厅和中、低档的差距明显拉开了。工薪阶层的餐饮价格比较稳定。而高消费的四星、五星级饭店,简直是天价,不是一般知识分子和老百姓所能光顾的了。
学生包伙的伙食费
大专、高中学生在食堂包伙的伙食费标准变化,很能说明问题。
同样的学校伙食,1960年以前多年之间,一直是包月12元5角;
但是50年代初期的伙食质量好,每月12元5角,相当于抗战之前4银圆多的水平;
三年灾害时期,社会生活直线下降、物资匮乏,农贸市场物价飞涨,学校伙食很差;
1964年包月涨到15元,略微改善些(只相当于50年代初期的10元水平);
1978—1979年每月20—30元;
1984年每月40元左右;
1985年到1988年物价上涨得厉害,1989年每月伙食费需要80元;
90年代物价涨得更凶,到1998—1999年间,每月240—300元。
20世纪末大专、高中学生的伙食费,要比20年前高出10 倍左右,比60年代高出16倍左右(按照同样的伙食);如果饭菜质量的要求再高些,那么伙食费价格更贵。
歌星的身价
“时间就是金钱”如今有了另一种含义。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时间的积累伴随着金钱的积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越来越富,富得流油、富得冒泡、富得发烧。问题在于,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心理不平衡,“该富的没有富起来,不该富的反倒大富特富了!”
大富特富者被俗称为“大款”、歌星影星被俗称为“大腕”。但他们恐怕都称不上什么“知识分子”。有人戏说:流行歌星实际上是“高级体力劳动者”,因为他们挣钱动用身体,多于动用大脑。试问:花样百出的吼叫、嚎叫用得上多少知识或智力呢?
北京某大饭店里,一位“大款”老爷要请某歌星出场献艺,歌星不肯。款爷大怒。拍出5万块钱,声言:“我就不信5万买不了她露露脸。”这位歌星据说是这辈子头一回遇上有人花5万块钱买她一首歌的。顿觉身价百倍,成了“大腕”。她很有感情地唱了一首《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并给那位大款深深的鞠了一躬。大款爷扬眉吐气:“老子也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老子就是想让她出来她就得出来。”您听听,多大的气派!
据说这位大款爷靠“官倒”发了大财;手中的存款至少有6位数吧。他听这首《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扔掉了咱们普通工薪阶层20 年的辛苦所得。而那位歌星“大腕”呢,转瞬之间到手5万。这就叫“水涨船高”。款爷的腰包更鼓了,出手大方,消费档次随之提高;于是饭店要装潢、商店要翻修,歌星的价码也要提高。
1989年1月27日,《中国音乐报》根据1988年的行情,开列了一批歌星的出场价目;并作了说明。这价目表曾引起不小的轰动。照抄如下——
毛阿敏:约1500元;刘 欢:约1500元;韦 唯:约1500元
孙国庆;约1000元;田 震:约1000元;胡 月:约800元;
杭天琪:约800元;红 豆:约600元;那 英:约600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