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要流动起来(第1/2 页)
王易不答反问:“您都说了,那是职工医疗报销,而不是城镇居民医疗报销。咱们现在国内有多少是退休职工?又有多少城镇居民?”
“而且,您可知道,我家德池算是三线城市中的上等,但德池人生病,在地区医院治疗的不多,都爱往汀南市的几家三甲医院跑?”
“就因为德池地区医院的医疗水平,比不上车程两小时以后的汀南市三甲医院。”
“另外,就算是职工医疗报销,能够报很大的比例,但病人依然需要在住院前先交一笔较大的押金。重大疾病下,至少要交一万到两万,如果一周内无法出院,还得再继续交一万到两万。”
“有些职工或许能拿出来,有些退休职工家庭未必能马上拿出这笔钱,尤其是困难户。”
“为什么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的医生水平高?仪器先进是一方面,另外,也因为病人多,导致医生也多。”
“医生也是人,也想拥有高收入,高荣誉。但现在,我们的基层医疗组织严重缺病人,我们的大城市医院又是人满为患,严重缺医生。这就是坏的发展。”
“但是大医院地盘有限,也不可能无限制地进医生。”zl看着王易:“当然,我们也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好解决。让厉害的医生流动起来,多带动小地区的医生练手。毕竟,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需要多练手!”王易手一摊:“一线城市每家三甲医院的厉害医生在地方上保留编制,轮流呆上半年,在地方上治疗病人,待遇比照在自家医院,再利用他的名头,把地方上的病人引过来,半年之内,一定可以在小医院里培养出几个熟手医生。”
“而后,一线城市的医院,在挂号方面,要有所限制,要考虑医生的体力和诊断水平,每日限号,并且有专门的部门来给一线和二线城市分流。”
“说白了,既然我们的政务系统,和教育系统中,公职人员是可以流动的,那为什么我们的医疗系统里,有编制的人员不能流动?非要死吊在一个医院里?”
“某个科长可以调去其他科室,某个处长可以调去其他处室,或者不同机构的其他科室,那医生也应该可以服从组织调配才对!”
王易知道,自己这一番话,一旦传出去,不管当局会不会考虑和采纳,都肯定会引起一阵大风波。
这相当于医疗行业的一次大变革。
但是,王易觉得自己想得没有错。凭什么政务部门,教育部门都可以将职工们调来调去,医疗机构就不能?
再大的医院,也要受卫生部门来监管。当然,国家之前是将医院这一行业推向了市场,可能也是觉得单凭国家财政,无法完全负责若大的医疗开销,所以才会让医院收费,一部分国家报销,一部分病人负担。
但医生毕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大量的熟手,而且工作高强度,成本又高,推向市场并不算错,错的是,推向市场的这个力度,有点失控。
国计民生是什么?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医疗。而住的成本,之所以迟迟降不下来,主要还是和教育、医疗有关。
如果教育资源分散,医疗资源分散,那么,住房成本,一定也能相应地降下来。
教育资源可以流通,那么医疗资源也要相应地流通,毕竟住房是不能随意移动的。
“这不可能!”某位负责医疗卫生的领导摇头:“医生也是有选择的,一旦强行令这些医生到他们不愿意去的偏远地区去,很可能他们会选择辞职。”
王易很有信心地道:“一个有良心,有报复,有社会责任心的好医生,只要能够获得足够的物质报酬,我相信,他还是愿意苦上那么半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医生,为他自己也减轻一点工作量。”
“只是支援半年而已,又不是让他们免费去支援,去传授。他们的待遇还在,为什么不行?”
“同时,医疗行业那种论资排辈的风气,也要改一改。我觉得没有必要太掐死高级职称的评审。只要技术到了,理论水平到了,思想方面没有大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咱们现在的三甲医院毕竟还是太少了,这才导致高级职称的稀缺,因为一个医院就那么多的位置。”
“但如果,我们加大二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建设,增加三线城市三甲医院的编制,把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医生分散开来,让他们看到有奔头的希望,不必一定要留在一线城市,也依然有好的发展前景,他们自然会愿意,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北上广三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