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多的订单,到了后来上海梅林工厂甚至生产出了罐头,也被大量的采购。大量军需订单的刺激加上这个时代的轻工业门槛并不高,几乎只要几台机器和几个熟练工人就可以进行生产,使得中国的轻工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883、1884两年间中国轻工业增长了200%,在数量上已经压倒外国在中国办的工厂。
更多的人投身到这种出钱少见效快的产业中去。不过也不得不指出其中的一些问题,轻工业增长率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在这之前中国的轻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这些工厂还主要集中在民风较开放的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和珠江下游地区,这两个地区一个靠近上海,一个靠近香港,能够就近采购机器,了解外国的生产工艺,所以发展得最快。
后来这两个地区一个依托长江航运向西发展,一个因为成为电子工业之都向北寻找材料,最终连成了一片,成为中国闻名世界的三大工业区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中法战争的结束,中国的重工业建设也开始重新起步。而由于在战争中,英、美、俄等列强乘机哄抬钢铁的价格,使得中国各兵工厂空有生产枪炮的机器,却得没有足够的材料制造枪炮。这一尴尬的情况触动了中国上层,使得他们下决心创办钢铁等其它工业。
第八十五章 工业(下)
安徽省,马鞍山。
崎岖的山路上,一行三人正艰难地行进,除了拄着木棍在前面带路的中年男子之外,其它两人都背负和肩扛着各种工具和器材,他们是刚刚在美国专门学习地质勘查归来的陆允和高翔。
紧跟在中年男子后面的是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约一米七六的个子,穿着一身和众人一样的粗布灰色工作服,身后背着个硕大的木箱,箱子顶端还横置着一副铁做的脚架,虽然是才刚刚是二月,但十几公里的山路走下来,也让他汗流浃背,汗水顺着他黝黑消瘦的面颊不住往下流淌,挺拔的鼻尖上不时挂着晶莹的汗珠。
终于,前面出现了他们的目的地,一个干得热火朝天的矿坑,一群民工正进进出出,把挖出的石头一担担挑出来。
那拄着木棍的中年男子明显是此地主事的,此时笑着对背着箱子的青年道:“你们来了我就放心了,这龚道挖了挖了快五丈深,开没看见矿,你们看是不是再换个地方找找。”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191)
那背着箱子的青年是美国俄州大学毕业的陆允,他曾在美国随他的导师进行过几万公里的勘查,经验十分丰富。此时他打开箱子,拿出一份图纸展开,地图上大致记载了方圆几十里的山川河流地容地貌。他又抬头向四周看了看,不由皱了皱眉,如果这地下真的蕴含着大量铁矿,这里应该是最佳的开采位置,除非这里压根就没有铁矿。
旁边与陆允同期毕业的高翔,此时撇撇嘴道:“朝廷里的那群官老爷也真是的,这找矿的事也瞎指挥,他们坐在衙门里,怎么可能知道这穷乡僻壤就有铁矿山。跟他们说咱中国以前根本没地质资料,必须从头进行地质普查,他们偏偏说不通,硬要说什么朝廷的旨意。依我看,不要说今年找出大铁矿,就是明年恐怕也够呛。”
陆允没有理会高翔的呱噪,虽然他也无法想通朝廷是怎么知道这里有铁矿的,但他还是走到矿坑边上察看起新挖出来的石头。渐渐地,陆允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眼神越来越亮,因为他发现挖出来的这些石头虽然含铁量都不高,但后面挖出的石头比前面挖出的,铁含量都有不小幅度的攀升,这种情况他只见到过一次,那是在美国西部著名的优质铁矿默西铁矿。
难道自己遇到了“铁芯矿”,这时,一个民工挑着一担石头走了出来,长年和石头打交道的陆允在看到的一瞬间,霍然站起,几步走了过去。高翔看到陆允的反应也不由凑了过来,当他看到陆允手中的矿石,也不由呆了。
最后两人又专门下到井下,实地勘查了一番。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储量极大的一等优质铁矿。
而同样的事情在奉天的鞍山也上演了一次。这些都是方怀一手导演的,本来方怀还想在把攀枝花和包头的铁矿也点出来,但后来考虑这两地的基础条件实在太差,就算建成了钢铁厂,恐怕钢铁也运不出来,所以暂时只开发安徽马鞍山和奉天的鞍山两座铁矿。
江南制造总局和已经改为“东北机器局”的吉林机器局将分别在两地建立钢铁厂。不过离建成看起来很远,建设钢铁厂不仅要机器要人,还要有技术,历史上中国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