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1/4 页)
今日启奏的大事有两件,一是西伯昌入大商邑叶王事; 不日便能到大商邑了; 二是女帝妲己大婚; 按惯例殷商这边就得派一到两个宗亲大臣去贺礼,朝臣商议后定了两个人,一个是王叔比干,一个是王兄微子启。
棠地狱殷商两地交好,妲己大婚这样的事,礼数上自然马虎不得; 让比干与微子启一道去; 分量重,诚意也足。
甘棠有些不乐意; 毕竟是妲己的终身大事。
帝乙临终前嘱托殷受不得伤微子启性命; 殷受答应了; 这些年也奉守承诺; 起先是把人搁在小籍臣的位置上; 未多加照拂,却也不曾为难于他,只微子启此人在某些方面很有些特质,似乎十分不计前嫌,做了农官后便勤学棠地先进的耕种术,埋头做了几年,倒也做出了些成绩,且他且言行举止如春雨润物,礼贤下士,亲近子民,逢人便都称他一声贤王。
比起殷受,显然微子启更会收买人心。
再加上宗亲近臣的身份,他安分守己,殷受也不是会苛责兄弟族亲的人,地位水涨船高是自然的事。
只是哪怕微子启做得再好,甘棠也不大信任他,不喜欢他去参加妲己的婚礼。
妲己娶的是那十个玩伴中的一个,一听名字甘棠就记起来了,对妲己很是痴迷情深,不是政治联姻,妲己选了他,定然是不讨厌的。
微子启恨不能啖了甘棠的肉,世人皆知妲己同她亲近,妲己的婚姻大事,甘棠不希望出现任何一丝不顺利不舒心的可能。
甘棠本打算回去再同殷受讲,岂料殷受开口了,“此去棠地还有农桑要政与棠帝相商,便由王叔比干,宋公辛甲一同前往,东乡侯领骑兵五千,亲赴南夷田猎,正我殷商之威。”东乡侯指的便是微子启了。
殷受是有别的考量,微子启与甘棠有仇,现在棠宫里有甘棠安身立命的家当在,殷受便不欲微子启掺和其中,哪怕微子启并不知晓甘棠的事,这些年也十分安分守己。
两门差事说不上谁好谁差,微子启毕恭毕敬领了差事后,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下朝后甘棠有话想跟殷受说,只殷受似乎很忙,回了书房连茶都没喝上一口,崇明、商容几个亲信就来求见了。
甘棠猜测与西伯昌有关,西伯昌受诏多年,多托病相辞,这次大概是推脱不过,亦或是有旁的考量,西伯昌应诏前来,朝野震动是必然的。
崇明提议待西伯昌一入大商邑,便趁机将人先囚禁起来,西伯昌有大才,死了,西周必然元气大伤。
为王者人人皆有野心,自西伯昌父季历借殷商的名头狐假虎威收拢自己的地盘势力开始,殷商和大周就彻底站在了对立面,不是你生,就是我亡。
西周这些年一直战战兢兢让人抓不出错处,却是韬光养晦寻求时机,周人花大价钱从殷商买技术买匠人,方方面面想尽办法紧紧跟在棠地和殷商的后头,西伯昌近二十个儿子里头,如今还有三个在棠地为官,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却人人兢兢业业未曾有过一丝怠慢,这是一个强大的家族,而殷受遇到的,是整个西周史上最强的一代。
其中以西伯昌为最,西伯昌身为西周的奠基人,对西周的贡献不可估量,除去西伯昌,是除去了一只山中之王,比出兵攻下西周大半江山还有用。
站在殷受、崇明、诸位真心为殷商考虑的大臣们的立场上,西伯昌此番入朝,对殷商来说都是个绝佳的机会。
甘棠曾为上位者,这件事的利弊她心里很清楚,也知道无论杀不杀西伯昌,殷商与西周之间迟早有对战对阵的时候,不是殷受灭了大周,就是大周灭了殷受,生死存亡,当这般大规模的战争露出苗头时,难免会堵心。
想要铲除异己一统江山,暴力血腥的战争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殷商如今有钱有粮有骑兵,东夷已不成气候,背后还有棠地做后盾,殷受有这样的野心不足为奇。
辛甲、商容、比干显然都很清楚将来的形势政局,并没有出言反对。
此事须得暗中布置,不得漏了行迹,几人又商量了些其它赋税徭役的杂事,各自领了王令,回去了。
战争的残酷不是亲眼见到根本想象不到,尤其是这等两大国间的纷争,介时多少士兵战死沙场,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死尸遍野遍地残骇,大规模战争对经济发展的破坏是致命性的,介时俘虏和奴人数以万计。
无论胜败,大规模的伤亡不可避免。
甘棠兀自发了一会儿呆,见臣子们都退了下去,书房里重新安静下来,也没有提笔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