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无动于衷。而汇源恰恰是这个领域内当仁不让的老大,如此一来,屯河可以充分利用并整合汇源在果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上无比丰富的资源,开拓自己的果汁疆土。
其二,从金融资本布局上说,德隆系在中国内地股市上的壮观棋局已是人尽皆知,而中国股市自开市以来便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题材市”现象。所以,至少对德隆旗下的“三驾马车”而言,有汇源这样的优质资产,对股价拉动的###自然是无法抗拒的。
然而,此时的朱新礼已经不像过去那个憨厚的老朱那么好糊弄了。在“司马昭之心”毕露无疑之时,他不可能坐以待毙。
分歧和裂痕开始出现了。2002年底,当朱新礼提出要“加大产业投资和产业布局”的时候,汇源与德隆发生了战略分歧。
最初,德隆选择投资汇源,就是想借助汇源的品牌进行资本运作。而朱新礼是想一起努力,迅速壮大和发展水果及果蔬汁加工这个产业。
关于两家的战略分歧,2003年8月16日,朱新礼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谈道:“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在发展战略上有些分歧,比如说加大投资力度,比如说如何做好产业布局,比如原料基地几十万亩的投资、种苗培育、工厂布局等类似情况,我们双方观点不同。既然这样,我们还不如尽快分手。当然,也不排除未来会有新的合作。”
“道不同,不足为谋。”合作时间不长,分歧就已经出现,这也预示着最终的分手是必然的。
背水一战
德隆数次频繁地向汇源伸手借钱,双方战略方向出现分歧。有雄心壮志的汇源不愿意这样继续下去,因此朱新礼开始思考与德隆“分手”。
2003年初,朱新礼开始筹划谈判事宜。
其间,两家进行了反复的较量。和德隆的第一场谈判是在深圳。当时,德隆根本不愿意将自己控股的北京汇源拱手让出,不甘心放弃既得的利益。
回想三年前,两家共同畅想美丽蓝图,一晃三年过去了,没想到的是,如今彼此坐在谈判桌前,为“分手”的事而苦恼、焦虑。犹如短暂的热恋而后闪电般分开一样,此景此情,让人满怀伤感。
谈判初期,德隆着实让朱新礼大伤脑筋。德隆的态度一直很含糊,出尔反尔,今天同意了,明天又反悔了,收购价格也反复摇摆,双方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最初,德隆提出51%的股权的出售价格与合资公司当年利润相比不低于6:1,但时隔不久,德隆又将这个比例提升至7:1。好不容易等到德隆勉强同意以7亿元出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又来搅局。
“非典”骚扰,谈判中断,朱新礼又站在原地。当时,在资金危机的深渊中苦苦挣扎的德隆,迫切希望能全面收购汇源,以此来抬升新疆屯河股价,以便喘口气,缓解资金危机,重新振作起来。
德隆方提出以7倍于合资公司年利润的价格收购汇源所持的北京汇源49%的股权。但朱新礼也希望回购德隆所持股权,因为他不想放弃汇源。
后来,德隆提出“低于8:1绝对不卖”。
这可给朱新礼出了个难题。当时汇源刚投资20多亿元在全国大规模扩张,手头已经很紧了,要再拿出8亿元,这对汇源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从2003年元旦开始,三个多月已经过去了,但谈判仍然没有结果。
为了打破僵局,迅速了断,朱新礼想到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对赌”,尽管这可能会丧失掉整个汇源。他向德隆提出“最后一星期”的“最后通牒”,“不管是8:1还是9:1,要么你买我的49%,要么我买你的51%。一个星期,谁拿得出现钱谁来买!”对汇源来说,这可谓背水一战。
面对这个“最后通牒”, 德隆很快作出了回应,提出了收购方案:德隆先支付5 000万元到1亿元的现金给汇源,余款三年内付清。对此,汇源的一些高管和律师表示满意,拿到这笔钱可以继续投资,而且“德隆那么大,还债能力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朱新礼不为眼前的小利所动心,而以汇源的事业发展大局为重,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坚决要求“不论是由谁买,收购资金必须一次性全部打到对方账上”。朱新礼算了一笔账,德隆已经陆续从合资公司借走一部分资金,如果以8亿元收购价格来算,汇源能筹到2亿元,买下股权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凭借着汇源的实力、信誉和朱新礼良好的人际关系,他很快就筹集到了2亿元资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