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定,买一艘无畏号估计也就六七十万两白银,日本人还真敢狮子大开口,于是问:“请问无畏号当时挂的是日本旗还是英国旗?”
森有礼说:“日本旗。但日本是租来用的,出了问题还得中国负责。”
宋骁飞一笑,反问:“这么说来,如果各国租界上出了事,是不是也要中国负责?那我们很乐意负责,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公使怎么看?”
英国1845年就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块租界,到1875年,英国、美国和法国等都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了多块租界,按日本人的逻辑,租界上的事还得中国人说了算,他们当然不干了,纷纷谴责日本人强词夺理。
谈了两个时辰,森有礼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了,起身一拍桌子,不谈了:“吾国民好战,到时候一旦开战,中国自食恶果。”
刘铭传一看,一拳头把三四寸厚的木桌砸出一个窟窿,“他娘的,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你小日本三万兵,我大清四万万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淹死你们。”
第十章 张佩纶搅局
刘铭传在战场和谈判桌上都大挫日本人的锐气,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罕见的胜利,慈禧太后一高兴,封李鸿章为“肃毅伯”,赏赐黄马褂一件,这是大清国很高的荣耀,朝中大臣趁机大拍李鸿章的马屁,茶余饭后无不拍手称赞李鸿章慧眼识人,宋骁飞很快成了李鸿章的得意门生。
打铁趁热,宋骁飞向李鸿章建议大清驻军朝鲜和琉球,将台湾改制成行省,刘铭传当台湾巡抚,和内陆形成四角之势,即使不灭了日本,也会让日本寸步难行,李鸿章上奏朝廷,翁同龢那老头却又跳出反对,说日本人两次战败,肯定不敢再打台湾的主意,恭亲王也认为现在开发台湾条件不成熟,日本这种弹丸小国,不是大清的主要对手,现在要集中军事力量对付西北的沙俄,驻军朝鲜和琉球没有必要。
加上美国和英国从中周旋,为了息事宁人,总理衙门竟然派大臣崇厚单独跟日本人签署了议和协议,崇厚在外交方面完全是猪一样的队友,混蛋加三级,竟然同意日本到朝鲜设立大使馆,在琉球是大清藩属国这样的原则性问题上也含糊其词。
宋骁飞听说后,忧心忡忡,对李鸿章说:“这次海战失败后,日本必然会大批购买军舰,琉球离日本太近,不驻军很快就会被日本武力占领。日本在朝鲜设立大使馆后,必然会干涉朝鲜内政,老师应该和两宫太后再争取一下,千万不能让日本在朝鲜设立使馆,不然那些在朝鲜和琉球战死的淮军就白死了。”
李鸿章叹了一口气,道:“崇厚只是条约签署者,这可能是恭亲王的意思。自从同治皇帝死后,慈安太后很少管政事了,现在恭亲王和慈禧太后的意见越来越不一致,很多事下面不好说,更不好办。”
李鸿章的叹息让宋骁飞突然意识到:即便是李鸿章这样官居一品的大虾,身在腐烂到根的官僚体制,办什么事也是带着镣铐跳舞,这让他陷入了矛盾当中,一方面,他要在这个体制内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他想这个旧体制快点崩塌,日本人留给中国人的时间不多,他想了很久,觉得前一条路可能走的时间会短一些,于是建议李鸿章加快购买大型军舰的进度,李鸿章也认为“二十年内中日必有一战”,于是找到赫德,订做四艘排水量七千吨以上的铁甲巨舰,这个吨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
但宋骁飞最担心的,并不是这些硬件,因为军舰日本人也会买,他担心的是人才。日本1873年已经成立海军学校,在1874年建了陆军士官学校,会培养出大批军事人才,他建议李鸿章购军舰的同时,尽快派人到德国的军校学习。
李鸿章点点头,说这留学生最好还是从淮军里派,他问宋骁飞在朝鲜海战中,有没有发现谁值得培养,宋骁飞chayexs。。chayexs。推荐了刘步蟾和邓世昌,在江华岛海战中救了他俩后,三人便成了生死之交。
李鸿章点头同意了,说:“这次海战,他们勇气可嘉,特别是邓世昌,撞沉了‘无畏号’,我大清国正需这样的忠勇之士。对了,还有一件事要你去办,容纯甫要搞联谊会,圣母皇太后很重视。我最近忙于和英国公使威妥玛周旋‘马嘉里案’,你代我去瞧一瞧。”
容纯甫就是容闳,当时他已出任驻美国副大臣,怀着“教育强国”梦,每年选派30名中国幼童到美国官派留学。晚清中国,读书人以科举为尊,读书以“之乎者也”为正统,三千年的空谈流毒深入骨髓,到美国的留学生主要学铁路、轮船、电报等技术,而这些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