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子爆炸升起的云柱,这该是一种毒菌啦?(□对啊!)把杜鹃花的红说成哭红,烧红,或是泼红,文章里的感情一定不同啦?
□不错,我的意思你都明白了。
○以后再读到好的比喻,我得把整篇文章影印下来才行。
□如果有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很精短,如果他用比喻又用得很多也很好,我们得考虑读熟了,能背诵。我这本书里有这么一篇: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这是比喻。)不愿君如东流之水,到海不复回。(□第二个比喻。)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销魂别而已。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关门断雁河绝鲤。(□这是用典。)万金不得书一纸。噫嘻乎嗟哉!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留不住,箫上声。(□比喻。)拭不灭,玉上名,(□比喻。)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用典。注意典故引起的联想,有时候和比喻的功能相同。)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都是比喻。)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
□你看到了吧,这首诗用了许多比喻,而且开头用明月海水作比喻,结尾再用明月流水作比喻,首尾呼应。
○好啊,这个首尾都用比喻互相呼应的写法,我要学一学。文章开头,我说学好事如同逆水行舟,学坏事如同顺水推舟。文章结尾,我说宁愿逆水行舟走得很慢,不愿意顺水推舟走得很快。
□一头一尾都有了,中间说什么呢?
○中间嘛,我得好好想一想。
《作文三书》第七问(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怎么不念下去?
○这最后两句,究竟是议论呢,是描写呢,还是抒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两句很不简单。它是两个比喻,以“寸草心”比人子,以“三春晖”比慈母。草木本无心,何尝有报答春天的想法?而诗人用“报得”两个字把它们联起来,使两个分别存在的意象合成一个连续的意象。(○那么这是描写了?)可是这是一个问句,“谁言”,谁说的?好像怎样报答春晖,怎样报答母爱,这个念头已经在心里盘旋了很久很久。这就是抒情,通过描写来抒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像也有点议论的味道?
□不错,因为“谁言”也可能不是在问。“谁说我办不到!”下面可以用惊叹号,不用问号,这样,“谁言”的语气是否定,谁说我办不到就是我办得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寸草心”报答不了“三春晖”。这样,它就是议论,用比喻来议论。
○这两句诗的意思有这么多变化!
□还有呢。“寸草心”可能是“寸草的心”,也可能是“寸草一样渺小的心”,寸草是比喻,形容人子的心力微薄:“三春晖”可能是三春的阳光,也可能是像三春一样的温暖,三春一样的博大,“三春”也可能是个比喻。如果这样看,这两句诗的语意就又落实在游子身上:游子,像寸草一样渺小的游子,能报答三春一样的母爱吗?谁说的?
○难怪这两句诗这样出名,仔细咀嚼起来,真是意味无穷。
□有人说,诗人是先有了这最后两句,才决定写这首诗的。也就是说,诗人要借着母亲替将要出门远行的儿子做衣服,写出母子两代的“代差”,写出儿女对父母的亏欠。你还没出过远门吧。(○没有)如果你出过远门,你就知道,你心里充满的是广阔的天地,新奇的事物,恨不得立刻飞出门去,何尝把她老人家的“密密缝”放在心上呢?何尝想到“迟迟归”给她造成的心理负担呢。
○她为什么要自己做衣服呢,为什么不带儿子到百货公司里去买呢?
□你想想这是谁写的诗呢,那时候哪来的百货公司?别说唐朝宋朝,几十年前我离家的时候,所有的行李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起来的。(○我很喜欢听你们老一辈讲年轻时候的故事。)那时候国家正在对日抗战,我们背着个大行李到很远的地方去读初中,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回家。读了两年,学校要搬到更远更远的地方去,行李背不动,又没钱雇车,再说到了外面过的是团体生活,从家里带出去的东西也多半用不着。校长教我们来一次大拍卖,我们把行李从储藏室里拿出来在操场里摊开,让附近做生意的人来买,住在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来看热闹。那天我在这个临时市场里走了一圈儿,我猜你没见过那个场面。(我没见过。)见过那种场面,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