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页)
绎不绝。
顾琰去定元寺礼佛的日子。就定在五月二十八。这个日子,因是临近六月初一,定元寺的香客比往日都少。以至,顾琰在经过山门殿的时候,还能看清楚殿内的两尊金刚力士像。
这两力士,一怒目张口一怒颜闭唇,俱是高大威武,有镇恶除魔之意。顾琰见了,不由得垂首低眉双手合十。
是了,菩萨尚有金刚怒目。以震慑妖魔。她一介凡人。为了保自身护亲人,也可以这样举金刚杵。
顾琰怀着虔诚之心,一路参拜着,经过了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阁。最后来到禅堂前。然后站住不动了。
禅堂。乃僧人打坐习静之地,也是修禅人居住的地方。早前急入定元寺清修的朱有济就在其中,当然还有别的人。顾琰知道。这里有一间特别的禅堂,除了安静清幽之外,还异常舒适……
“姑娘,您来禅堂这里,是要拜访什么人吗?”月白这样问道。除了她之外,还有杏黄和靛青两个丫鬟。她们两个专在尺璧院内,没有随顾琰外出过,但这一次特地带了她们来。
带着三个丫鬟来定元寺,这很不寻常。就算顾琰没有说什么,杏黄和靛青都知道此来有别的事情办。
“不,我不拜访人,我们返回去吧。”顾琰摇摇头,这样说道,然后转身返回。
在定元寺禅堂这里,她没有人可以拜访,会来这里拜访人的,是另有其人。她只是来这里看看而已。
月白等三个丫鬟安静地跟在顾琰身后,让她们意外的是,顾琰所说的“返回”,并不是回到山门殿,而是在大雄宝殿前庭的经幢旁边停了下来。
这六层八角的经幢十分高大,光是莲花基座都比她们高很多,也很大,她们在经幢的后面,只听到脚步声、人语声,却看不见进入大雄宝殿的人。
姑娘站在这里,又是为何呢?月白这一次没有再问了,却听到了顾琰在问话。
“月白,去年赏花宴上,你见过安国公夫人,你还记得她的样子吗?”顾琰这样问道。
安国公夫人管氏,长隐公子的祖母,去年赏花宴的东主,月白还记得她吗?
月白去年随顾琰去了赏花宴,在花渚亭旁边,见到过安国公夫人。那样华贵的人物,月白还记得,于是她点点头。
“等会你去天王殿旁边看着,若是看见她出现了,便急来报我。杏黄和靛青,就留来这里,我有话和你们说。”她这样吩咐道。
月白、杏黄和靛青俱是点点头,然后按顾琰的吩咐行事。月白去了前面的天王殿,杏黄和靛青则等着顾琰说话。
可是顾琰却沉默了,她仰头看着幢身刻着的陀罗尼经文,眼神暗了下来。陀罗尼,能持、能遮,令善法不散,令恶法不起。今日她在这陀罗尼经文下行这等事,总非正道吧?
此刻她内心,却没有多少畏惧之意,她想到了山门殿的金刚力士,便低下了头,将目光从经文移到了两个丫鬟之上,开口说话了。
……
……
没多久,山门殿外面就出现了一位老妇人,她身后跟着两位仆妇并几名护卫。这老妇人出行虽轻装简便,衣饰打扮也不见多华贵,但周身气度一看就知道身份不凡。
这个老妇人就是安国公府夫人管氏。每月的二十八,她总要来定元寺一趟,来看望一位在此礼佛的好友。为了不引起更多注目,她总是简行而来,这一次也不例外。
她对定元寺太熟悉了,不需要僧人引领。定元寺中的僧人当然知道她,见到她时,只是双手合十行礼,并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定元寺香客不多,这也是管氏选择来此的主要原因。像往常一样,她先是参拜,然后才去禅堂见那位好友。
只是今日有些不一样,她在经过大雄宝殿前的经幢时,听到了几句话,正是这几句话让她停住了脚步,还示意仆妇护卫们安静勿动。
这几句话从经幢后面传出来,听着是两个丫鬟在闲聊,其中一个人说道:“这肯定不会错的,我家少爷亲眼见到秦世子进了楚衍楼……”
另一个丫鬟惊呼一声,讶异地说道:“那楚衍楼是最大的小倌馆,秦世子怎么会这种地方呢?快别说了,让人听见就不好了……”
紧接着,听到远远一声唤,随即听到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渐远,显然是这两个丫鬟跑远了。
管氏朝一个仆妇看了看,那仆妇便会意,追着那两个丫鬟而去。在经幢前面的管氏,脸上却带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商书?伊训》中有“三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