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页)
雷达发明出来以后,很快就被运用到军事上,成了“防空部队的眼睛”。过去敌军入侵时,总是不能及早发现,等我方察觉了。敌机已经靠得很近,往往来不及反击。有了雷达之后,敌机还在几百千米之外,就能被雷达发现,不等它到达袭击目标,就可以率先向它开火。这样就处于军事上的有利地位。
在雷达出现不久,各种反雷达的手段也出现了,其中之一就是“隐形技术”。这种技术能给雷达造成假象,使雷达观察不到飞机。雷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明的,隐形技术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雷达技术不断发展,隐形技术也在向前发展。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研究“隐形技术”最具实力的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为了从空中获取其他国家的军事情报,便成功研制出一种叫“黑鸟”的高空侦察机,这种飞机很难被对方的雷达发现,被看作是早期的隐形飞机。1975年,美国又制订了神秘的“蓝色计划”。发展隐形系列飞行器,包括隐形战斗机、隐形轰炸机、隐形导弹等等。80年代初,美国还研制出新型的“偷袭”号隐形轰炸机。有一次,在高警戒雷达40千米的地方飞行大约半小时,雷达系统居然没有发现,隐形效果十分卓著。
隐形飞机用了什么隐身术,居然能逃避雷达的搜索呢?办法有以下四种:
(1)在飞机的机身上漆满一层能够吸收波的“油漆”。雷达发出的电波被这“油漆”吞噬了,没有回波,雷达自然就发挥不了效用。
(2)在飞机上采用吸收雷达波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内部结构松散,受雷达波辐射后产生振动,把雷达波转换成热能而散发得无影无踪。
(3)飞机机身尽量采用表面光滑、曲线形的形状,让发射来的雷达波很难发生反射,缩小被雷达发现的截面积。
(4)尽量减少飞机本身发出的电子辐射和热辐射,让对方的监测雷达和红外探测器搜索不到电波和红外线。
在隐形技术发展的同时,反隐形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把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段从过去的厘米波扩展到米波段或毫米波段,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雷达探测隐形目标的能力;
(2)建立双基地雷达系统,把雷达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基地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拉长,使无线电波发射角和反射角都增大,这就相当于增大了隐形飞机器被雷达搜索的面积;
(3)把探测系统装在人造卫星或飞机上,让它居高临下进行探测。一般的隐形飞行器重点隐蔽其飞行正面的截面积,忽略了上部,从上向下探测它们,自然事半功倍。
………【19、怎样监测隐形飞机】………
1988年11月10日及22日,美国国防部分别先后向外宣布了它新研制成功的两种隐形飞机(“F…117”隐形战略轰炸机和“B…2”轰炸机)的有关情况,这在飞机研制史上无疑是巨大的突破,轰动了海内外。据透露,偌大一架隐形飞机(如“B…2”轰炸机)在监测雷达荧光屏上的显示面积与一只空中飞鸟的显示面积几乎相同,甚至更小。从雷达上“看”隐形飞机,时隐时现,若天空同时有飞鸟翱翔,难以将两者区分。
隐形技术是近一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科学技术。它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但目的却只有一个,即如何降低或改变武器装备的电波反射或辐射强度,即降低其“可见度”,躲过探测器的监视,提高兵器的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战斗威力。这样的兵器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谁掌握了隐形技术,谁就占据了战斗或潜在可能战争的有利地位。近些年来,美苏都不惜巨额资金,大力研制和发展隐形技术和隐形武器。美国用于研制隐形飞机的费用已超过300亿美元。除隐形轰炸机和战斗机外,美国目前还加紧研制有高技术性能的新型远程隐形侦察机、隐形巡航导弹和卫星等。
根据美军展示的资料,与普通飞机比较。“F…117”战斗机和“B…2”轰炸机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优势:其一,翼身一体。“B…2”型机没有独立的机身和尾翼。从展示的平面形状看,与传统的后掠翼和三角翼不同,“B…2”型机的机翼是由12段直线组成。飞机后缘中部呈三个锯齿,状似蝙幅。又似一支后缘不均匀的飞镖,直径大,后掠翼超过了机体后部。翼根弘大且厚,构成架驶座舱和武器舱。座舱呈流线型,突出于机翼背部,与飞机融成一体。飞机整体曲线圆滑。这两个特点使得“B…2”型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