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3 页)
大师们的裸体作品,不准看苏维埃画家笔下的裸体呢?如果用这样的逻辑看问题,我们就要否定所有古代和文艺复兴的艺术,关闭所有博物馆……人体是雕塑中基本和唯一的表现手段,因此,雕刻中最有感情和最有力的形式便是人体。裸体可以最充分、最真诚、不隐藏地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在的面貌。不是一切都可以加上裤衩的。”
由于裸体形象与艺术息息相关,所以艺术家往往是通过倡导艺术中的裸体形象而向性禁锢发起冲击的主力军。例如近代雕塑大师罗丹在1885年创作的雕塑《欧米哀尔》,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妓女形象:一个老妇人背着一只手坐着,低头顾盼自身枯瘦的躯体。她看着自己干瘪的乳房、下垂的小腹,也许是在追悔以往放荡的年华,也许是在感叹世间不平的人生。这种妓女题材的表现,显然在道德上和美学上都有其特殊价值。罗丹在1890年所作的青铜雕塑《神的使者》,熊秉明在《关于罗丹》一文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一个粗实的女体,被一根铁柱从背部支撑在空中。她把两腿尽力劈开,而且还用手使劲扳住右腿,袒露着自己的性器官。她没有头,没有左臂,整个人体悬浮在空中。她是那样的神秘,却又含有几分壮烈。她“像一个符号,一朵鲜花,一个箭靶,一个谜。人对生命发生了终极究竟的问题,神不给回答,而创造了女人。她向我们的肉与灵作奇异的蛊惑和召唤。”“这样打破一切因袭的禁忌,扫荡一切掩饰与遮拦,赤裸裸地坦敞了阴性的形象,使我们坦然凝视,畅然神往,该是男性潜藏着的原始欲求吧。忘掉一切羞怯和约束,把隐藏着的现出来,献出来,给阳光,给爱者的眼光,也是女性潜藏着的原始欲求吧。”罗丹的这件雕塑,在某种意义上看来,可以说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历史时期中,裸体艺术发展到极致的一个标志。
这个时期很有代表性的欧洲画家是毕加索,他可以说是现代画派的鼻祖之一,凡是在20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够绕过他所开创的前进道路。1907年的《阿维农的少女》,是一幅在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画面表现了几个裸体男女,他们之中女子的原型是阿维农街上的妓女,其他两个男子是水兵。不过,作品并非旨在描绘他们的逼真形象和现实活动,他们不过是传达内心隐秘的一种媒介罢了,毕加索的独特世界在此第一次明显表露。后来,在1959年左右,他开始在作品中明白地表现性的要素,作品侧重表现有弹性的乳房和特别勾勒出来的性器官。如《松树下的裸妇》、《裸妇坐像》等都是代表作。以后,他越来越把性爱、裸体作为创作的主题,尤其是晚期大量的素描作品更为突出,像一个孩童般的顽皮地表现自己,表现人,表现世界,毫无顾忌地向性神秘观念发起攻击。
在亚洲,这种矛盾和斗争更加尖锐。因为东方文化更多地强调含蓄,在这方面与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欧洲有很大差异。20世纪初,日本、中国都同样产生过这类风波。20世纪30年代,丰子恺在一篇《日本的裸体画问题》的文章中,以自己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和摘引大量当时日本报刊文章记述了这场斗争。有趣的是,在日本,艺术与现实的矛盾在某些方面恰恰与欧洲相反。据作者描述,在当时日本的生活习惯中,有男女共浴的公共浴池,水池上悬挂一块布帘,大家相安无事。在日本家庭中,沐浴也并不避人。作者一次访友,为他开门的竟是正在沐浴的女房东,她并不加遮掩,而且还大大方方地向客人表示歉意。但是他们对艺术作品表现的裸体却不能容忍。当裸体雕塑最初在展览会出现时,居然引起警方的干预,最后只好在雕像的腰间缠上布条,挂上树叶,甚至将男性的性器官打掉等等,以这些方式妥协后才得以展出。尤为有趣的是,有的作品还得特由警察署指定观看的方向,如:“注意:此像只准从前方看,不准从###部窥探”等等,这就是当时轰动日本社会的所谓“腰卷事件”和“###切除事件”。
第五章 裸 体习俗(10)
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就更大了。中国人从古代以来就反对裸裎坦陈,认为这是不洁不雅、低俗粗鄙。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刻画人物从来不用裸体模特儿,只有明朝那位春宫画大师、“诗书画三绝”的唐寅也许是个例外。据说他曾以情妇为裸体模特儿,所以他画春宫画才那么传神。因为不用裸体模特儿,所以古代中国的人体雕塑比较落后,从来没有出现过像米开朗基础罗、罗丹这样的大师。
中国人把裸体看成是邪恶的观念,一直从古代延续到20世纪。
在电影《子夜》里有这么个镜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