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
陆仁暗暗的松了一小口气,心说幸好我知道一点你曹操的为人处事,不然搞不好头一句话说出来就让你给咔嚓了。当下又深吸了口气,接着道:“曹公明鉴,首先我不否认我是想给彭城的百姓说情……”这里陆仁可没敢说是想救彭城的百姓,而只是说自己是在“说情”。两者之间的份量可是很不一样的,“救百姓”可能会显得自己太伟大,搞不好会犯了曹操的忌讳而惹着曹操,只是说“说情”就没那么严重。
曹操听了之后只是哼了一声,并没有理会陆仁。
陆仁见了曹操的反应,胆子多少也壮起来了一点,话也就敢说出口了:“可是曹公您也应该仔细的想想,屠戳彭城乃至屠戳徐州百姓,对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反正我在不考虑为百姓说情的前题下,也总觉得曹公您这样屠戳百姓对您其实是弊大于利的……当然了,曹公你也完全可以认为我这是在巧言狡辩,我不敢不承认。”
曹操又哼了一声,但总算是转过来了半边身子,神色冷冷的道:“好一个巧言狡辩,你陆义浩为人处事到很有几分真小人之风,敢把这样的话都直说出来。好,你既然说对孤多有不利,那孤到想听听到底有何不利之处。”
这或许就是陆仁聪明,或者可以说是狡猾的地方。如果是换了别人,多半会跟曹操说些诸如“此举多行不义”或是“陶恭祖无过”之类的话,也就是从人情事故这方面来劝说曹操。但陆仁却不会去和曹操扯这些,因为陆仁这个后世之人有着太多专业学者们早都分析透了的现成资料,很清楚和一个狠了心、红了眼的曹操谈什么人情事故基本等同于放屁,而且还是脱了裤子去放的那种,再加上自己现在有点特殊的身份,搞不好还会给自己找死。想要说服现时点的曹操,恐怕只有从利害关系上入手,站在曹操的立场上,分析一下曹操的利弊得失才行:
“曹公,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此次曹公举兵攻徐,曹公心中的真实用意,陆仁自问也算是心知肚明。而曹公屠戳大众,用意无非是两个,一是借杀立威以令徐州上下惊恐,同时借此来证明曹公你因父仇之事心中恨意滔天、神智失常;二则是杀戳之后可令徐州人丁流失,好让陶谦召集不起兵力以抗曹公。”
说到这里陆仁抽个空换了口气,曹操则是多出了几分兴趣,仍旧眯着眼望着陆仁。
再看陆仁换好了气,稍稍的顿了顿之后继续向曹操道:“陆仁是个没什么学问的人,但好歹也看过几卷史书,知道一点古事。这屠城戳众之事自古有之,像春秋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后,白起一口气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士卒,一举就使得赵国自此便元气大伤,再无争雄之力。现在曹公俗屠戳徐州,可能也抱着相同的想法吧?
“可是曹操应该明白什么是此一时、彼一时,春秋战国时的天下是封建之局,各国民众都视他国之人为外人,但有纷争便互相仇视,仗再一打起来几乎都是灭国之战,可以说是不把敌国上下屠戳一尽就誓不罢休。
“可是自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后,天下百姓已然同为一家,彼此间再没有了那种国与国之间排外的敌视。这个时候曹公您来了个屠城以泄私愤,天下人都会说您行事太过、暴虐无情,甚至会说你就是第二个董卓,如此一来会使得那些本有意相投的贤士与百姓都畏而不前,不敢来投奔到曹公的治下。曹公您是想成就大业的人,而俗成就大业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贤士辅佐,现在这样把自己的名声搞坏,恐怕对曹公您今后的发展不利。”
曹操闷哼了一声道:“你想说的就这个?”
陆仁一咬牙:“当然,如果曹公您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以威势而凌之,是会有很多的人畏惧于曹公您的威势而附于曹公您的幕下。可是曹公啊,您现在的实力,又能和当日的董卓相比吗?以董卓之强势,尚且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更何况曹公您现在可是强敌环伺。”
曹操的脸立刻就拉得老长:“你竟将孤与董贼并举?”
陆仁吓了一跳,差点就直接开启体能强化剂开溜。不过见曹操只是露/出的怒意,却并没有进一步的举动,陆仁那颗悬到了嗓子眼的心也就慢慢的回了原位。再略一思索,感觉自己刚才的那些话是有些往人情事故上靠拢,曹操会觉得不中听也并不奇怪,还是赶紧的说点实在的东西才比较好。当下就赶紧的作了几次深呼吸,调整好了状态之后才又开了口:
“曹公请息怒!陆仁现在只想问曹公一句,曹公是不是真的想将徐州收入您的囊中?”
曹操冷冷的上下打晾了陆仁数眼,轻哼了一声道:“欲取中原,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