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序:风云满眼《谁主沉浮》
熊召政(著名作家,诗人,其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曾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湖北省政府图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第五届屈原文学奖。)
这是一位青年作者笔下的历史,深刻而又好看。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英雄美人、乱臣贼子,在作者刘剑笔下,被赋予了鲜活而迷人的色彩。这是一部英雄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帝国兴衰的编年史;当然,它首先是一部通俗好看的小说。每个人在解读历史时都有不同的方式,而小说,应该是解读历史最形象的文本。正因为如此,历史与小说在结合的过程中如何既尊重史实,又具备可读性,就有了一个较难把握的尺度,过于注重前者,可能呆板乏味,变成历史教科书;过于倾向后者,又容易堕入“戏说”和“野史”的俗套中。《谁主沉浮》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作者对明史研究多年,又具备相当长时间的小说技巧训练,故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刘剑是山海关人的后裔,这片土地也是《谁主沉浮》一书最后结尾的大决战之地。刘剑曾说:研究明史和山海关的历史是他最感兴趣的事,也是他今后写作的方向,这一点在《谁主沉浮》这部小说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我们从中可以读到磅礴的气势、浓烈的感情和深邃的历史责任感。没有对历史高度的热爱,没有对家乡挚真的情怀,没有对中国封建王朝兴衰规律独到的研究,是很难做到这些的。作者在后记中说,他在创作这部作品中,“胸中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其实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又何尝不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晦暗与*的一段岁月,在作者的笔下却如此的壮丽、辉煌和惨烈。王朝更替兴衰的血与泪、枪与火,也被赋予了更高层次的人文思考。不能不说,这是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大明王朝与大清王朝的最后角逐是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一段历史,特别是1644年的“甲申事件”,成为影响中国命运的节点,其中蕴藏的典型意义和内在规律,更值得后人玩味。郭沫若当年曾经写过名震一时的《甲申三百年祭》,用文献的方式解读了这一段历史。“甲申事件”的前后也有着无数的真相和谜团,无数精彩的人物和故事,今天,我欣喜地看到了青年作者对这一典型历史事件的全新解读。
当然,这部作品也并非是没有缺陷的,因为年龄与阅历的关系,作者在还原历史细节的地方还有值得商榷之处,有些情节过于迎合现代人的口味,不够厚重,这一点点瑕疵,虽不能夺其整体的光芒,但也希望能够引起作者的重视。
好的小说是能够让大众产生“阅读*”的。中国历史本身就很好看,对历史真相的还原与探究,是历史小说家的使命和责任。《谁主沉浮》在努力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非常注意广大普通读者贯有的阅读习惯与审美情趣,没有故作高深,刻意艰涩,而是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深刻的历史转化为好看的小说,更适合大众阅读和普及,也令这次全新的解读,迈出了走向大众读者的成功的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的下一部作品将会给我们带来更愉悦的感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谁主沉浮 一(1)
公元1629年,是为大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继位的第二年,此时的中原大地,正是群雄逐鹿、国家板荡、人民流离的时刻。大明王朝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雨,积疾难返,日渐衰落,辽东劲敌后金国虎视眈眈,渐成大患,中原各省则是流寇四起,战火不息,内忧外患,一并而发。这从人们的行为举止都可以看得出来,已是十二月临近年关的季节了,北京城内,人人却仍如惊弓之鸟,战战兢兢,全无过年的气象。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也比以往更早。自十月开始,竟然就下起了小雪,此后两个月间,雪就时常会抽冷子下了起来。到了十二月,天冷得更有些异常了。这一天傍晚,雪又下了起来,朔风吹处,细雪飘飞,街上冷冷清清,行人寥寥,一片银白掩映于微黯的天气里,分外肃杀。
北京东城区一带,雪下得似乎更紧一些。沿着一条小巷,空旷的路面上,有一顶小轿突然在雪中出现,吱吱声音中,小轿渐行渐近。抬轿的是四个壮汉,轿的周围则还有八个人屏声息气,矮着身子跟着行走,这八个人着锦衣,佩腰刀,穿黑色的皂靴,虽然强壮,但行走却杳无声息,且沉默寡言,一看就是练家子。他们护卫的这顶小轿外饰是用缎面铺就,里层装有厚厚的棉胆,外面虽有风雪,但遮掩严密,人坐进去就如同躲在温暖的棉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