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页)
在这次祭母之行的第二年,章孝慈在北京突发脑溢血,章孝严突破台湾方面的重重阻碍,借用包机将弟弟从北京接回台湾。1995年,章孝慈于台北病逝,认祖归宗的重担落在章孝严一人的肩上。
章孝严于2000年辞去一切公职,这样便于进出大陆。2000年8月26日,他受奉化溪口蒋氏家族族长的邀请,携家人第一次来到溪口,在蒋家家族祠堂报本堂上了香,跪拜着祭了祖,好几个长辈都叫他“蒋孝严”,在民间礼俗上认了祖归了宗。
由于他的父母是非婚的蒋经国和章亚若,由于他自己是有身份的人,真正认祖归宗还要完成法律的程序,这就要复杂得多。一年之前,章孝严向户籍所在地台湾的大安户所申请改注身份证的父母栏。对于一般的人,这程序非常简单,在台湾地政事务所就可以办妥,章孝严的申请却从事务所一直往上报,签到“民政局”,签到市长那里,市长作不了主,又报到“内政部”,“内政部”又召开了“法务部”、“司法院”的联席会议,确定了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要完成。本来只要验明DNA就可以确定章孝严与蒋经国的血缘关系,因为事关当事人身份的敏感,一直蒙在鼓里的蒋经国的###蒋方良女士坚决反对,获取DNA样本就十分困难。章孝严只好另辟蹊径,跑到大陆来和表哥见面,和大舅妈取得联系。他的夫人因为太兴奋,一口气拔了大舅妈十几根头发,痛得大舅妈哇哇大叫。
2002年12月12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等待,60岁的章孝严终于拿到了“正名”以后的新身份证,父母栏亦更正为“父亲蒋经国,母亲章亚若”。章孝严原本可改名为“蒋孝严”了,但为了纪念他幼时辞世的母亲章亚若,他选择了继续从母姓。令他欣慰的是,60年历经坎坷的风雨认祖归宗路,他在晚年终于走完了; 终于可以告慰在天的父母之灵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兴新事,行新政,用新人(1)
蒋经国根据在苏联学到的“干部决定一切”的观点,在赣南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培植自己干部班底的工作。他深知在国民党官场,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一批心腹干部,这样在应付党内其他派系的挤兑和进攻时,这批人就可以当守门员和后卫;当向其他派系进攻时,这批人则可以充当前锋和中锋。
蒋经国在用人上与乃父大相径庭。蒋介石信任和重用的人是:黄埔一军,政教系CC党,两统特(军统、中统)。而蒋经国信任和重用的人则是:三青团、青年干部、文人学生。
蒋经国刚来赣南当专员时,身边没有赣南干部,用的是在苏联留学时的亲近同学,和在省保安处当副处长及在临川督练新兵时熟悉的干部。所谓四大秘书就是他开辟赣南初期的先锋或后卫。周百皆是第四行政区动员委员会的秘书,掌管抗战动员、组织和宣传的工作,蒋经国的四大秘书之一。另一个就是真正的专员公署的秘书,叫黄中美,在主任秘书徐君虎离开小蒋后,接任主任秘书,权力很大,熟悉官道,又能说几句革命的话。又一个是在经济委员会当秘书的徐季元,掌握财务实力。再一个是新赣南月刊社的秘书,叫高理文,斯文典雅,掌管文化阵地,实际是为蒋经国制造舆论的重要干员。
后来这批留苏派干部逐渐被重庆派来的CC派干部所排挤,被挤到参议之类的闲职位置去了,但小蒋并不信任老子系列里归陈果夫、陈立夫掌管的CC派干部,便着力培养自己的赣南系干部。
蒋经国刚到赣州时,年不满三十,是位青年,他就抓住青年来培训自己的班底。他除了专员、县长的职务外,还担任了三青团江西支团干事长,这个职务在名位上没有国民党省党部主任委员那么高,但实际权力却比那个空衔主委要过硬吃香。他凭藉三青团的招牌,把全省青年罗致在蒋介石的旗帜之下,紧紧抓在他自己的掌握之中,以三青团作为自己的起家政治资本。他在赣南除了用三青团名义办过“赣州虎岗青年学生夏令营”外,还用三青团名义在赤珠岭办过五期“江西青年干部训练班”,培训了五百多名效忠于他的青年干部和三青团骨干分子(多是赣南人)。直到1944 年冬他离开赣州去重庆时,还带去了大批三青团骨干和赣南籍的青年干部。这些人一直是他的政治班底。
在赣南专署蒋记班底中,赣南系是最基本的力量。该系的组成人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专员公署的部分干部;蒋经国主持的三青团江西支团的负责人;赤珠岭江西支团干部训练班毕业生;虎岗的青年营成员。夏令营、冬令营突击训练培养的大批干部,打上小蒋烙印后,则成为赣南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