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子的可怕事情。民众对这种悲惨的生活再也不能忍受,最终爆发了黄巾军大起义。
汉灵帝的横征暴敛曾经引起过小股的民变,但这些暴动多为自发而来,零散而不相统属,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不久就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黄巾起义却是一场有严密组织的自觉行动。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当时盛行的太平道。
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支,大约产生在东汉中期,在流传过程中又受到了一些谶纬神学的影响。到了汉灵帝时期,巨鹿人张角把它发扬光大了起来。他自称“大贤良师”,通过符水给人们治病,还不要钱。他的符水可能还挺灵,很多人都被他治好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张角的名声就越来越大。张角在给人看病的同时还不忘传教,于是很多被他看好了的人也就成了他的弟子。于是张角又派他的兄弟张宝、张梁和弟子周游各地,也是一面治病,一面传道。大约花了十年工夫,太平道传遍了全国,各地的教徒发展到几十万人,就连汉灵帝的“爹”张让,都和张角有所交往。张角把全国八个州几十万农民都组织起来,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都推举一个首领,由自己统一指挥。太平道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于是张角认为起义的时机逐渐成熟,就编造出谶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指的是东汉政权,“黄天”指的是太平道,“甲子”指的是中平元年(184年)的三月初五。但这些意思都比较隐晦,东汉政府并没有疑心。他们还暗暗派人在洛阳的寺庙和各州郡的官府大门上,用白粉写上“甲子”两字,作为起义的暗号。可在起义前一个多月的时候,起义军内部出了叛徒,向东汉政权告了密,朝廷立刻在洛阳进行搜查。张角当机立断,决定提前一个月起义。他自称天公将军,称弟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三十六方的起义农民,一接到张角的命令,同时起义。所有起义的农民头上都裹着黄巾,作为标志,所以叫做“黄巾军”。
黄巾军声势浩大,不到十天,全国都响应起来了。各地起义军从四面八方向洛阳涌来,各郡县的告急文书也像雪片一样飞向京都洛阳。汉灵帝这才慌了手脚,不过他头脑还算清醒,知道做自己的“爹妈”的宦官和那些花大钱买官做的人都不那么中用,只好又重新起用党锢之祸中的“党人”。他拜外戚何进为大将军,同时派出大批人马,由皇甫嵩、朱儁、卢植率领,分两路去镇压黄巾军。
黄巾军虽然在起事前组织严密,但起事之后却缺乏统一调度,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在加上当年九月,张角便病死了,失去了领袖的黄巾军更显得涣散,终于被官军各个击破。虽然之后一些分支部队还在地方上作战,坚持了十余年之久,但几支主力却已经被歼灭,黄巾起义最终失败。
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东汉的统治也已经分崩离析。士大夫阶层经过两次党锢之祸,早就对东汉朝廷失望透顶。等到朝廷遇到黄巾起义,才又想起来用他们去镇压,可虽然让他们出力,战功却全让那帮宦官得去了,屡立战功的卢植因为拒绝给宦官受贿,还被他们诬陷下狱。看到朝廷的这般行径,士大夫们对它更是绝望之至。而且,在镇压黄巾军的时候,汉灵帝下过一道诏书,吩咐各州郡自己招募人马,对付黄巾军。这么一来,各地的宗室贵族、州郡长官、地主豪强,都借此抢夺地盘,扩张势力,国家已经变得四分五裂了,皇室成了名存实亡的空架子。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了。死前,他把儿子刘协托付给心腹宦官蹇硕,让他拥立刘协。但这时候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已是大将军,掌握着朝廷大权,他在中军都尉袁绍的帮助下,除掉了蹇硕,拥立何皇后之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何进还想诛杀所有的宦官,可是事与愿违,他反而被宦官所杀。听到这个消息,袁绍立即率领军队攻进皇宫,将两千余名宦官,杀得一个不留。接着董卓引兵到洛阳,逐走袁绍,废少帝,杀何太后,又拥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至此,虽然东汉的国号还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它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了。接下来登场的,就该是三国的那些英雄们了。
晋惠帝司马衷
白痴也能当皇帝(1)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三月,西晋大将王濬率八万水军攻入石头城,东吴末帝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至此,三国中的最后一国也不复存在了,全国又归于统一。
自东汉末年的大动乱到西晋的再度统一,几乎过去了一个世纪。百年之中,征战不已,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现在全国再次统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