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线”进行现地勘察,综合分析,全面论证,择优选取,供中央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郭开的治水方案诞生至今,虽然仍处于民间论证阶段,但却得到了许多热心者的支持。其中,包括一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也有不少在西藏、四川、青海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干部和军队领导。他们不仅关心支持“大西线”调水,而且希望早日看到结果。还有不少像郭开这样热心的同志,他们没有任何报酬,没人为他们评功摆好,凭着一颗爱国之心,或东奔西走,呼唤社会;或实地考察,精心论证;或慷慨解囊,捐资尽力。吃辛吃苦还要吃气,这就是“大西线”奠基者的可贵精神和高尚风格。我从内心里为他们而感动!
此书的出版可能会引起进一步争论,这当然是好事,希望本书能客观反映情况,综合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敞开言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作出贡献。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关于新版《西藏之水救中国》(1)
李 伶
我国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则很少。13亿人口中,10亿多人挤在10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东部地区。调20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的西藏水北上,可使新疆、内蒙古等200万平方公里低海拔荒漠、草地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乐园。就扩大耕地、增加绿地而言,等于再造了一个中国。这就是民间水利专家郭开等人“大西线”藏水北调的一大益处。
老部长周子健在病中向*总书记推荐了这一方案,江总书记作了重要批示,使之成了我国南水北调“迭比”方案中的又一方案。
我这个军旅作家,花17年时间跟踪采访,将“大西线”的来龙去脉和美好前景写成了前瞻性长篇报告文学《西藏之水救中国》。
因为“大西线”藏水北调是我国南水北调所有方案中最宏伟、最壮观、受益面最大的奇特方案,又是出自民间水利专家和许多老将军之手,所以,《西藏之水救中国》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好几位老将军自费购书,向*总书记、*总理等送书附信,吁请重视,这就引出了我国高层领导的多次批示和深切关怀。
2006年3月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期间,一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了促进“大西线”工程尽快上马的30多件议案、提案。《南方周末》:《惊动高层的大胆设想》、香港《亚洲周刊》:《贫困地区穷就穷在水上,西藏调水:专访军旅作家李伶》、香港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西藏之水救中国的理想与现实》,以上长篇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发改委月刊《科学决策》以《藏水北调石破天惊》《情系大西线解渴大中华》《大西线应该上》为题,分3期,用20多个页面,大张旗鼓地进行了宣传。《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各地晚报《作家文报》《书报文摘》等各类文摘报刊,粗略统计,少说200多家媒体作了报道。
国内外网站表现得更为踊跃:人民网、新华网等发表了由联合国环境署转发的联合国环境署专家对“大西线”的评价。文章说:“中国‘大西线’调水是人类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程,不仅能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干渴,还能减少东南亚特别是印度和孟加拉几亿人口的洪灾。这样一个影响人类1/3人口的壮举,无与伦比。它一旦成功,已有的世界七大奇迹,甚至和长城、大运河一样都将举世称奇。其实就只现在的设计规划,已经十分伟大了,世界上还没有这样完整系统的构架。中国政府如果下决心办这件事是件大好事。‘大西线’不仅能救中国,还能结朿中国西南五江一河下游国家的水患。因此,‘大西线’可以说是世界上很大的一个人道主义工程,可以节约联合国很多救济款。”
新浪网还将“大西线”作为网站首页,其他各网站都有大幅报道。网友们积极下载、发帖、跟帖,仅Google网站,下载者万,点击次数近百万。
许多网民不仅积极参与讨论,还对“大西线”藏水北调线路提出了宝贵意见。仅所提修改方案,就有13300多种。有些修改方案很有价值!我为此而骄傲、而赞叹:中国有能人!世界有能人!
值此新的版本问世之际,我向广大媒体、国内外读者、广大网友,包括持不同意见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关于新版《西藏之水救中国》(2)
《西藏之水救中国》出版5年来,我们的环境状况更为恶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