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审讯俘虏是千户阿克顺杀等人,他们供出金将韩常驻营白沙窝,距顺昌城三十里,刘錡于夜间派1千多名士兵偷袭韩营,杀敌甚多。接着,金兵三路都统制葛王褒和龙虎大王军联合包围顺昌,敌兵力约有3万,刘錡沉着指挥神臂手猛射金兵,待敌兵退败,又命步兵出城攻击。敌兵淹死在河中不计其数,宋兵缴获敌衣甲、兵器甚多,从俘虏口中得知敌军已派人急驰东京,向元帅金兀术求救兵去了。这时已是金兵包围顺昌的第4天,敌军将营寨移驻城东拐李村,距顺昌城二十里。刘錡得知迅速派骁将闾充带精兵5百人,由一个本地人作向导,夜袭金营。宋军发现在敌营中有一兽皮帐篷和一辆将军们乘坐的漆红车子,一敌将军边披衣甲,边大声求饶说:“保留我的性命就太平了!”但宋兵不听,将他一刀砍死,这一仗杀得金军横尸遍野,金兵再次后撤。
金兀术得到告急的报告,离开龙德宫集合好队伍,披挂上马挥师出动。经淮宁(今河南省淮阳县)直奔顺昌,金兵昼夜行军,不到7天就赶到了。刘听说兀术大军压境,忙和各将领登楼商议对策,他首先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大家都没有什么良策,有的还说如今已连连获捷,应趁此时机尽快收兵返回,刘不悦说:“国家养兵15年,为的就是应付突然情况,我们已挫败了敌人的锋锐,我军威风开始振作。目前,虽敌我力量不等,然而只能有进无退,我距敌三十里,而兀术又来支援,我军一旦老弱小兵先乱,敌再追击,必然狼狈不堪,不光前功尽弃,还会招致敌人侵占两淮,震动江、浙,使平生报国大志不得实现,反而铸成误国大罪。不如据守城池,同敌人决一死战,方能求得生存!”众将听了心服口服,异口同声表示愿效忠将军,与敌人决一生死。刘錡看众将同仇敌忾,心里踏实多了,他召见侍卫曹成等二人,说:“你们去当一回间谍,事成之后定有重赏,按我说的做敌人就一定不会杀你们。”然后,悄悄授以机密。布置完毕,曹成等人出城,在城外果然遇到敌兵,两人立刻翻身滚落马下,让敌人抓了去。兀术亲自提审,曹成等按刘錡交待的话照说一遍:“我军主将是一个和平守边的人,喜爱声伎。宋朝廷因两国议和了才派他去守东京,他不过是贪图安逸享乐而已。”金兀术很高兴,对左右人说:“可以踏平顺昌城了!”当即下令不带车辆和火炮,轻装前进并遣送曹成等人回去。
傍晚,刘錡在城楼上巡视,远远看见曹成一行归来,立即下令打开城门,他除去铐在他们身上的刑具,一把火烧毁了拴在刑具上的文书,表示坚决抗金的决心。这时,金兀术来到城下,见城墙很简陋破旧,对诸将说:“哈哈哈!我看这破墙用靴子尖就能踢倒!”说完就下令:“让官府治备宴席款待各营士兵,所得绸缎、财物,听凭自己处理,壮年男子不能充军者,一律杀掉!”他还折箭为誓,以激发部队的士气。次日天明,10万金兵压境,猛攻顺昌城的东西两门。刘錡兵力不到2万,可以作战的也只有5千人。然而,宋军第一次出战就将金兵击退,金兀术闻讯亲带牙兵3千人,赶来支援,金兵训练有素,头戴盔甲,3人为一组,用皮绳联在一起,人称“铁塔”兵,这些兵每前进一步用拒马堵挡,以表示有进无退。敌人的骑兵分为左、右两翼,全是“拐子马”,是一支所谓的“常胜军”。宋军将领中有人建议:先打韩常的军队,因为韩军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好打。但刘锜不同意,他认为:“我军即使把韩军击败了,兀术的精锐部队仍不可挡,最好的战法应该首先打兀术,主帅一垮,其余的不攻自破!”众将听了都觉得很好。接着,刘锜命人在城外附近的颍水河上游及河边草丛里撒上毒药,严令士兵就是渴死,也不能喝颍河水;马就是饿死,也不能吃河边草。时值夏季,天气炎热,敌人远征疲惫,人困马乏来到了河边。人喝马吃,饱餐一顿,结果都中了毒,死伤无数。而宋军则闲逸养息,有条不紊地吃饭、休息。到了下午,宋兵数百人从西门突然杀出,金兵刚刚迎战西门宋兵,宋兵又以数千人从南门突然出击,金兵立即陷入首尾难顾的境地。宋兵只管和敌人短兵格斗,不大喊大叫,宋将统制赵撙、韩直都身中数箭,仍然坚持战斗。刘錡发现后,急令亲兵出城扶他们回来,包扎伤口,两军杀得难解难分。
忽然,一声梆子响,刘錡身先士卒率部队冲入敌阵,以利斧砍杀敌人数名,宋兵和金兵展开了徒手格斗。被砍杀坠入城濠中的金兵无数,被杀死的敌兵有5千多人,弃尸毙马,血肉枕籍,堆积如山。敌人吃了败仗,金兀术极为恼火,将营寨移至城西,挖堑壕自保,惶惶不可终日。突然,天降暴雨,平地水深一尺多。刘錡认为时机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