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威名远播,对顾家军来说他都是未来唯一的主人。
“本侯知道了。”顾青源极目看向不远处的伧仪山,这里的山绵延有数百里之远,大小峰头林立。“先在此地扎营,派几个人继续跟着,小心一点别漏了行踪,争取挖出他们的老巢。”
“是。”小将领命之后便很快去挑选合适的人马,上山打探情况。
章弈早在途中便已经换了匹幼马,此时很快御马到顾青源身边:“师尊,我们是要在这里等四喜回来吗?”
“嗯。”顾青源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将视线转回到不远处的皇道上面。他们追了这些匪寇这么久,其实都没有偏离皇道多远,虽然这里跟昌州城是相反的路。
这条皇道是前朝洪武年修成的,如今已有七百三十一年的历史,始祖时重新修缮,成为商贾通行的要路。
在这条皇道上拦路抢劫,等于是截断了全天下最富庶的商路,不发的流油才怪。
四喜昨日夜里便单骑离开打探消息,如今已经过了午后。虽然绕了一点远,但以四喜的脚程应该快回来了才是。
一路上追击的同时顾青源还派人将与四喜联络的记号留下,以便四喜循记号找来。
如他意料当中一般,扎营不过半个多时辰之后四喜便顶着一身风尘赶了回来。
“侯爷。”四喜下马之后便直接行跪拜礼,这附近风沙较大,四喜原本还算俊俏的脸被刮得有些沧桑,还沾了一道一道的泥土。
“起来回话吧。”顾青源皱了下眉,发现自从收了章弈为徒之后,对别人的忍耐度都宽容了很多。
“是。”四喜一向知道自家侯爷的规(毛)矩(病),站起来之后先擦了擦脸。“侯爷,小的昨夜跑了一趟昌州城,果然城里面的百姓都不肯提起有关于山匪的事情,即便是那些路过的商旅传言,也没有匪寇窝的具体位置。”
“他们不肯提是因为……很可能那些真正的山匪就藏在他们之中。”
按照正常的情况那群匪寇定然藏在这大山之中,甚至狡兔三窟这片山脉都是匪窝。
但顾青源早在上次途中遭遇悍匪的时候就有猜测,朝廷没有半点关于匪患的消息,会不会因为那些匪寇本来就不在山中?
“师尊。”章弈一直安静地呆在旁边,趁着顾青源说话的空档给他递水润喉。
四喜面色复杂地看了章弈一眼,总觉得自己的活计都要被这小子抢去了,忽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苍凉感,暗自下了好好伺候侯爷的决心:“那侯爷我们现在怎么办?”
顾青源想了想直接下令道:“带五百精兵进城,剩余的人继续在此地扎寨。”他说着笑了一下,将后面几个字咬得极轻:“继续在山中寻找那些躲起来的土匪们。”
昌州城在伧仪山脉中环山而建,整座城本身不大。顾青源虽然只带了五百精兵,但举兵过去还是颇有大军压境的气势。
小将骑着马跟在安车旁,颇为忧虑地说道:“侯爷你说这山里的土匪真的跟这城有关?”
“谁知道呢。”顾青源一早就缩回了安车当中,眼看到了昌州城边才爬了出来:“我们先进去再说。”
永安侯这般声势浩大,没等到兵临城下时城中的几名官吏便全都迎了出来,面上的表情都是一致的诚惶诚恐。
官职最大但同样年岁最高的太守,没等顾青源的安车停下便颤颤巍巍地跪了下来:“下官张铁之,恭迎永安侯。”
“张大人请起。”顾青源懒洋洋地靠在车边实在不爱动弹:“本侯这次奉皇命来此地剿匪,不知张大人对这些悍匪可有了解?”
张铁之在身后的年轻官吏搀扶下总算站了起来,闻言颇为犹豫地说道:“这……回侯爷的话,本地向来风调雨顺,并未听说过有匪患。”
“那你的意思是……”顾青源瞥了张铁之一眼,似笑非笑地问道:“圣上乱下了旨意不成?”
“下官不敢。”可怜张铁之年逾古稀又无甚修为傍身,被顾青源一吓便再次跪了下来。
顾青源也怕一不小心把这个眼看着已经风烛残年了的老人给直接吓死了,回去之后不好交代,挥挥手说道:“行了,我们进城。”
“侯爷这……”张铁之这一回是铁了心不肯起来,后面的官吏拽了一下没拽动,只好跟着跪了下来。“恐怕城中放不下这么多兵马。”
顾青源彻底乐了:“难不成还要让本侯带着人在这城外风餐露宿?”
张铁之诚惶诚恐地回道:“下官不敢,下官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