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马和的同伴(第1/2 页)
老和尚身边的一位和尚禀告道:“住持师兄,这位小兄弟之前来找师兄,他说要找一个叫马欢的人”
郑海听到和尚的话,连忙上前,盯着老和尚道:“你是住持,那么你就是导演!马欢在哪?”
白须老和尚也看向郑海,回答道:“贫道正是庆寿寺的住持,法号道衍。不知这位小施主,马欢又是何人?”
郑海听了住持和尚的话,并没有过多的怀疑,他心道:导演演道衍,这黑衣丞相确实需要老戏骨来演绎。
郑海看向白须光头住持道衍和尚,说到:“一个叫袁珙的演员说你这里有一个姓马的人,我想他应该是我的战友马欢。”
“原来是柳庄居士介绍你来的,贫僧确实有一个姓马的徒弟。不过,他不叫马欢,他叫马和。”
道衍和尚转向魁梧的年轻太监,道:“马和,你与这位小兄弟是否相识?”
郑海看向太监马和,他太熟悉马和这个名字了!马和就是郑和。
难道马欢扮演了明朝的大太监郑和?
郑海仔仔细细地观察着太监马和,身材魁梧这点与马欢相似。但这个马和很年轻,皮肤过于白净,气质内敛,与马欢那种性格不太相符。
郑海有些怀疑,虽说化妆能改变一个人的容貌,但这气质马欢作为狙击手,他也擅长伪装侦查,难道这马大炮也有专业演员的潜质?
太监马和盯着郑海看了一会,然后回答道衍和尚道:“回师父,我不认识这位小兄弟。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郑海上前认真盯着太监马和的脸,然后忽然伸手捏了捏马和的脸,入手弹滑。他自言自语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你这人!要干什么?”马和有些生气,抓着郑海的手想要甩开他的手,却在那里愣住了。
“你是小海!”
“你真的是马欢?”
太监马和道:“我叫马和,不叫马欢。小海,你不认得我了吗?我是三宝啊!马三宝,你不记得了吗?我们小时候一起长大的”
“你不是马欢?你确定你真不是马欢?”郑海放开太监,却还是有些疑惑地看着太监。
太监马和则有些激动,他的眼睛很有神,声音有些颤抖:“小海,我是马和,马三宝……你不记得我了吗?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在云南,你还记得吗?小海,你不记得我了吗?”
太监马和的一连串问题把郑海问晕了。
郑海有点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太监一会说不认识我,一会又说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不对啊,我和马欢也只是战友而已,啥时候一起长大了马和,三宝,不就是郑和吗?难道我演的是郑和的小伙伴
周围的人听了马和的话也是一阵迷糊。
徐王妃淡定地看着,住持和尚道衍摸着胡须在思索,小徐妙锦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小乞丐则恍然大悟。
小乞丐走到太监马和身边,小声道:“马公公,我们帮主之前生了一场大病,发烧连续了三天三夜,醒来后脑子好像烧坏了。以前的许多事情了,他好像都不记得了”
听了小乞丐的话,众人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都默默地看着沉思中的郑海。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太监马和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小伙伴,心情极为激动,他的眼睛已经微微湿润了。
郑海看着太监马和,一脸狐疑。
明朝太监郑和,原名马和,早年事迹不详。
据说马和生于洪武四年(1371年),他童年在云南生活。他出生在云南昆阳州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世袭贵族之家。他父亲被称为“马哈只”,哈只为阿拉伯语,意为“朝觐(j)归来者”。据说马和的父亲曾到圣城麦加朝拜。
马和有一个哥哥叫马文铭,还有一个姐姐与一个妹妹。他在家排行老三,或许,马三宝的名字也源于此,但后人对于“三宝太监”名称的来源有不同观点。
郑海对于郑和舰与郑和的历史是研究过的,他对这些很清楚。因此,他怀疑自己被误当成太监马和早年的小伙伴了。
郑海想到了这些,对马和道:“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的小伙伴,既然你不是马欢,那我去别的地方找人了。”
郑海转身要走,太监马和却一把抓住郑海的手,扒开手臂上破烂的衣服,说到:“小海,你不记得我不要紧,但我记得你!你手臂上的纹身就是证明,你就是小海!这水波纹与‘海’字,是小时候你家阿公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