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囵吞枣,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文茜道。
那中年文士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又同在德然大师攀谈了起来。
文茜便拿起石桌上的花锄,走到一旁的竹林边,这个时候有冬笋了呢,不过冬笋不出头,很难找,不过,文茜却知道窍门,只要小心分辩地上的泥土,那有笋的地方,上面的泥土较周边的地方要湿润的多。
不一会儿就挖到了两根,兴冲冲的抱着回来,还怕大师怪罪,那德然大师却是一笑了之,这时师傅了凡和苏麻喇姑出了禅房,看两人神色,俱是带着欣喜和轻松,显然一切都说开了,都放开了。
此时那中年文士也站了起来,走到了凡身边。
而了凡冲着文茜招了招手道:“茜儿,过来。”待文茜走近,便指着文茜跟那个中年文士介绍道:“这是小徒文茜,可惜不求上进,只学了杏林一道,却是只懂皮毛。”然后又指着中年文士跟文茜道:“茜儿快来拜见先生,这可是桐城名士戴名世先生。”
文茜心中一愣,连忙行礼拜见:“文茜见过先生。”桐城戴名世,这个名字文茜并不陌生,因为十几年后着名的《南山集》案,最大的苦主就是他,这是康熙朝较大的一场文字狱,此案牵连三百多人,可以说是当时文坛上的一场地震。
难怪这中年文士风骨不凡,这便是素有宏愿‘欲上下古今,贯穿驰骋,以成一家之言。。。’的南山先生。
第四十五章 三英会
清风明月随意取,
绿水青山任遨游。
这是苏麻喇姑问了凡将去哪里时,了凡老和尚的回答,似乎老和尚跟康熙之间有什么约定,不方便在京久留,所以当天下午,文茜并没有直接跟苏麻喇姑回宫,她要先送师傅出京。
京郊十里亭
“师傅,您这是要去哪儿?”文茜问道。
老和尚呵呵一笑道:“这不,田有应浙江学政邀请去做幕宾,我便一路同行,拜访老友。”田有正是那戴名世的字。田在古时人的心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所以后来,戴名世回到铜城,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置办了四十亩田地。
“那,师傅一路小心,打尖住店也要时时注意。”文茜将手上的包裹递给师傅,十分不舍的道。
“傻丫头,莫作小儿女姿态,我的徒儿可是很洒脱的。”老和尚拍拍文茜的头道:“要嫁人,今后行事要注意,万事要思虑周全,你行事我是放心的,只是有的时候过于好强,反苦了自己。”
“师傅,我知道了。”文茜微微有些脸红的道。
“那为师走了,你回去吧。”老和尚亦是个洒脱之人,见过苏麻后,那年轻时的情便已放开,有的是两个老人的知命,所以,这说走就走,没半分恋留,背着小包裹同戴名世一起上路了。
文茜看着远去一僧一儒的背影,具有当世风华,只是那戴名世。。。或许她可以做些什么,《南山集》案的标的就是康熙四十年尤云鹗刊的《南山集偶抄》,或者她可以想办法阻止尤云鹗为其师出书,又或者阻止十年后戴名世进入官场,此案的告者是赵申乔,据说两人就是那时结下的恩怨。。。
文茜想来想去。却是头绪众多。无从下手。好在还有时间。慢慢来吧。
回宫地路上。文茜看着日头还挺高。又是要路过。便回了纳喇府。松香院里。现在就只有浅绿和二虎一家。浅绿见文茜回来。高兴地跟什么样地。眼泪就撒了下来。被文茜一阵取笑才不好意思地抹干泪。
“姑娘。想浅绿不?”浅绿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想啊。”文茜点了一下浅绿地鼻尖。这丫头跟她差不多大。却是粘她得紧。什么事都以她家姑娘马是瞻。更重要地是实践能力强。文茜许多地想法都是经由她地手实现地。
“那怎么放我一个人在家里。”小丫头有些微地抱怨。
“那总不能把你带进宫吧。我自个儿还是去照顾人地。”文茜有些好笑地道。
“嗯。。。那姑娘快要嫁人,那时带不带浅绿。”
“带。。。”文茜很干脆的道,浅绿这丫头很得她脾味的,心细手巧,性好,不爱惹事,有了她文茜生活上许多事都不用自己操心。
得到文茜的承诺,小丫头美滋滋的乐了。
然后文茜又带着浅绿去各房伯母处拜见,这会儿从五房的院里出来,转去四房,才刚走到东院门口,却听四房一阵吵闹。文茜带着浅绿进去时,看到那叫素馨的丫头正跪在院里,四伯母手里拿着戒尺,眼里一片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