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生在封建世家,受过新文化熏陶的女性,具有鲜明的民主革命思想,曾创办平民女子工读教育会。丁玲四岁时,父亲早逝,家道因此败落。次年,丁玲随母亲移居常德舅父家。丁玲十八岁之前,都是跟随母亲生活,并接受新式文化教育。
丁玲十八岁那年,决定与三舅父的大表哥解除由外婆“太守夫人”指定的婚约,三舅父百般阻挠,丁玲一气之下写信给报社,揭露三舅父霸道的“豪绅”作风,舅父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解除儿子与外甥女的婚约。
三
丁玲是在1924年到北京时,经胡也频介绍才认识沈从文的。沈从文的第一篇作品就发表在胡也频办的《民众文艺周刊》上,此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沈从文1923年初到北京时年纪与丁玲差不多大,又都是湖南老乡,只是沈从文所受的教育与丁玲截然不同,他很小年纪便在湘西土著军营里混饭吃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和“马日事变”后,丁玲急切地希望离开北京,回到南方去,她恨北京,恨这一潭绝望的死水。
1928年,丁玲、胡也频、沈从文三人相继离开北京来到上海。在胡也频、丁玲正式结为夫妇,并成为左翼文艺人士之后,作为自由作家的沈从文,仍然与他们保有深切的感情。
1931年1月17日,已经成为共产党员的胡也频在上海被捕。接到胡也频从监狱中带出来的便条后,正在武汉大学任教到上海度寒假的沈从文,便与丁玲、李达等一起开始了多方营救。沈从文先是拿着胡适的亲笔信,去南京找到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因蔡元培无能为力,沈从文无功而返。
回到上海后,胡也频第二次从关押处带出信来,说他已被引渡到了公安局,不久将会被移送到龙华警备司令部,而事实果真如此。经过多次努力,丁玲和沈从文最终赶到南京,在左恭的帮助下,由沈从文先去见国民党###长陈立夫,陈立夫提出来,如果胡也频保释后,能够同意住在南京,他可以想想办法。沈从文把这一结果告诉丁玲,丁玲坚决地说:“这办不到,也频不会同意这样做!”于是,他们没有再去见陈立夫,于当天晚上搭火车离开南京。也就是在这天晚上,胡也频与“左联五烈士”及其他同时被捕的二十多人,被敌人在上海龙华杀害了。胡也频临刑前穿的那件海虎绒袍子,是沈从文借给他穿的。
胡也频牺牲后,丁玲一人带着孩子,处境很危险,丁玲决定把孩子送回湖南老家由母亲抚养,在沈从文的护送下,孩子被顺利送回湖南常德。而沈从文耽误了回武汉大学开学上课的日期,就此丢掉了饭碗。后来,丁玲在上海被捕,在青岛大学任职的沈从文,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抗议和营救活动。
丁玲、胡也频、沈从文,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同怒放,独自芬芳,各领风骚。
胡也频的牺牲,使丁玲的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她急剧左转投靠革命,在鲁迅、瞿秋白的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这一时期她的主要代表作有《韦护》、《水》等。
丁 玲—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3)
1932年3月,丁玲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押解至南京,在那里度过了三年多的幽囚岁月。
1936年9月,丁玲出狱后逃离南京,终于在同年11月到达陕北,重新树起一块新的路标牌。
四
1949年6月8日下午,丁玲奉命从沈阳入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工作,住进东总布胡同22号。
丁玲对北京并不陌生:二十年代她与胡也频在这里饱偿过拮据的郁闷和蛰居的痛苦。三十年代,她从国民党的牢笼中逃出,又秘密来过这里寻找党组织。
这次来京,她不是两手空空、东顾西盼地跨进新中国的门槛,丁玲是扛 着—《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彭德怀速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来的。这些小说的重量只有“喝着鲁迅、瞿秋白的奶”成长起来的丁玲能负荷。
自1932年入党至1936年到达延安,丁玲在生死的两极作往返弹跳。为共和国诞生整整奋斗了十三年后,她像一个刚被一刀切开的柠檬,喷出自负、霸道的香气。
东总布胡同22号最靠北的一栋小楼上,一共住着三户人家,朝东最大的一套住着沙可夫,陈企霞住西北面,丁玲一家住在西南面的一套房子里。这座房子别致、气派,地面上铺着花砖,楼梯上还铺了地毯,卫生间里常年有热水供应。
丁玲对优越的生活环境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