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便进去,不如在店里好生歇歇。”
“那好吧!我去回乌老先生话。”翠影有点遗憾。
“你去把药热了端来给大哥和启坤,我正要去瞧瞧他们,顺便说不去的意思。”翠影答应着去了。
到了李璧君房里,启坤正在听乌老先生讲朱仙镇清真寺的来历,一副心向往之的表情。见我进来就央我到:“哥哥,咱们也去那看看吧!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清真寺呢!”
“是呀!既然到这了,就让启坤多长长见识吧!我也和你们一起去。”陈若澜也帮他说话。
“到了回疆清真寺多得由着你看个够,现在你身子还没全好,得好生休息才行。”听我这样说,启坤虽有点失望却也懂事的不言语了。
“二弟,我倒是很想去朱仙镇看看。”
“大哥!你身子什么样自己心里清楚,现在又近月底,不好生养着,怎么也跟着启坤一样使孩子性?”我嗔怪他不爱惜自己。
“早年在开封时就听说朱仙镇有座岳王庙极宏伟。那时候身不由已一直没机会去拜谒,心里很是遗憾。如今恰巧路过,想圆了这个心愿,你也知道我的身子,有没有回来的路实在很难说。”
如今之际我只想陪他将毒解了,想让他好好的活着,哪怕不是和我在一起,我心里也就没有别的要求了。即便如此也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我们心里都清楚对于传说中的东西怎么敢抱太大希望呢?只不过为了心中不留遗憾罢了。听他这样讲我的心就软了下来,不忍忤逆他的意思。
“既然大哥那么想去,我们就随着老先生一同上路吧!一旦感觉不好,马上要休息可不许硬撑着。”我无奈的对他说。
“放心吧!我会的。”他安祥的微笑,点头答应了我。
将骆驼和货物寄在店里,我们十七个人驾着一辆车、骑着十三匹马向朱仙镇进发。
二十公里的路一个时辰就到了,这朱仙镇虽只是个镇却大大的有名也繁华的很,街边酒旗飘扬、商铺鳞比。虽然热闹非凡,乌老先生他们却本着肃穆庄严的态度来这里朝拜。就连乌力安江都收起了常开的笑口,正经起来。
只有陈若澜一句两句的和我聊着天,“听书僮说你们曾经在开封住过一段时间。”他微微偏着头看着我。
“几年以前的事了。”我有意回避他的目光。
“城内的包公祠和天波府这些名胜想必都去过了吧!”
“那时候年纪小,这些事都记不得了。”
我话音未落,突然发觉他的眼睛其实并不是望向我的,而是越过我望向路边,在墙壁上找寻什么。视线随着他看了过去,发现隔不多远就有一个三尖圈的标记出现在不起眼的角落,是用利器划在街边墙角上的,很隐蔽,如果不是刻意找寻根本就发现不了。我心里暗暗一惊,这三尖圈好熟悉,不正是天地会的联络标记吗?这个陈若澜到底是什么来路,为什么会刻意寻找这记号?不由得提高了警惕。
行不多时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呈现在眼前,乌老先生从马车上跳下来,带着乌力安江他们步行入寺,我们几个非穆斯林就照规矩的止步于此了。
站在寺外向里眺望,发现这座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和我从前见过的都不相同。前山门石柱与柱础表面遍布雕饰,图案精美。山门两侧各有呈“八”字形扇面墙,墙中央精美的砖雕图案更为华丽。整个前山门结构紧凑,古朴大方,雕刻内容丰富多彩,算是一座有中国特色的清真寺了。
寺内的主体建筑——礼拜大殿高二十几米,两边有耳房,前有卷棚,后有窑殿,三部分浑然一体。大殿正中向外透出窑殿,隔窗上装镶的透明方块鱼鳞别具一格,在午后的阳光下闪闪发亮。卷棚梁架及后檐栏额上的彩绘距离虽远仍然觉得用色协调、线条粗犷、朴素简洁,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这样的彩绘风格我从未见过,它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达到富有伊斯兰特点的艺术效果,真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典范。只是由于戒规森严,我没有机会进到建筑内部去好好领略阿拉伯神秘的文化风情,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目送乌力安江他们进去,我们也就离开这里打听去岳王庙的路。
在当地人的指示下我们顺利地找到了那座建于明成化十年(1479年),与汤阴、武昌和杭州岳飞庙统一称为全国第四的朱仙镇岳飞庙。只是一路上那三尖圈的记号不时的出现,一路走来到像是循着它找过来的一般。
进得院来才发现这座庙坐北向南,为三进院落,外廊呈长方形,整个殿堂恢弘庄严,碑亭林立,刻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