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页)
一个圈子也不容易。正如某位社会名流所说:开好车、住别墅、参加各种时尚的Party就是进入上流社会?完全不是,你的家庭教育,你的综合社会背景,你的对自然和对社会的关注,才决定你的社会地位。
你经常生活于或出入于什么样的圈子,你就会被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所熏染。
良鸟择木而栖。
孟母择邻而居。
因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原创于2003年12月20日,只字未改,今天粘贴于此,原音重现一下,张闻素20061019
永远的家春秋和红楼梦
妈妈是没有读过书的,但在她五十岁之后,却一口气读完了《红楼梦》、《家》、《春》、《秋》、《人间喜剧》和《静静的顿河》等世界名著和后来我接触过的也非常喜欢的作者们的作品如羽西的《魅力何来》及赵万里的《静水流深》等书籍。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眼里禁不住流下来。还好,现在是周日的晚上,身边没有人看到,可以让这带着咸味的液体尽情的顺着脸庞淌下来,不停地淌下来。
自从母亲过世之后,一直想着为她老人家写一些纪念文章,哪怕是关于与她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每每开始,都因为涌流的眼泪而作罢,都因为那过度的伤情而停止,都因为那过度的怀旧和心痛而搁笔,我甚至害怕自己因此陷入不能自拔的伤感里而从此一蹶不振。母亲,妈妈啊,这个与我血脉相连与我生生相息的亲人已不在,但她看我的眼神、那帮我拿东拿西的动作、那勤劳的身影、那催促我的声音。。。。。。尤其是她看书写字的样子却是那样的历历在目。
因为母亲家兄弟姐妹很多,她又排行最大,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替家里承担家务,洗衣、做饭、甚至针线杂活,在她还个小女孩儿的时候就开始与姥姥、姥爷一起抚养着接踵而至的小姨与小舅们。因家务太多太重,母亲就失去了和邻家孩子同样的上学的机会,看着同年龄的小朋友们背着书包上学,心中充满了羡慕,但凡有点空隙时间,她就跑到学校在门口或在窗户边上偷偷地听老师讲课,但每次又不敢听太长时间,所以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张张惶惶的听一会儿又赶快跑回家去,唯恐姥姥找不到她又大发雷霆。在对求学的渴望中,在沉重的家务的操持中,在对能够天天上学的小伙伴的羡慕里,母亲长大了,大到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从母亲对婚姻的选择可以看得出她是多么不甘于生活的现状。在她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在众多可选择的亲事中,她选择了父亲,与其说选择了父亲,其实更重要是她选择了父亲背后的家庭和门第,那个在当地具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深宅大院和高门大户,虽然父亲的大家庭那时已经过前前后后数轮的革命、运动、浩劫和抄家等危难的经历,但是,一个富绅人家的框架和做派还在,在后来母亲在向我们讲述她出嫁过程时说,那八抬大轿是过了三道门之后才到她住的院子,虽然那新房中没有太多陈设,但那个过程是排场的,是繁文缛节般的,是她终生难忘的,也许,那样的结婚过程,是母亲这一生中最重要最威风最隆重的仪式了,所以,她每每的描述,言谈之中都透露着幸福。但是,嫁入所谓的豪门滋味并不好受,家中那些不公平的债权债务,那些被没收被抄收的宅院、家具、用具等等,在她正式地成为这家的儿媳之后,她作为无产者的代表,也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就由她这人弱小的女子勇敢地面对当权者一一讨回公道,每次在她我讲述回忆这些情节的时候,都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个角色:王熙凤。因为父亲是兄弟中排行最小,小到年纪比我的那些堂兄堂姐们还小的程度,所以可想而知父亲是被爷爷奶奶怎样地娇惯,这也注定了嫁过来的母亲要承担更多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母亲一生共生过六个孩子,但只有两个生活到今天,就是因为那时她单薄的身躯承担了太多责任,导致一个一个孩子的早产或夭折,而我,其实是排行第四。
我们慢慢长大,长大到可以上学了,每天母亲起得很早为我做早餐,催着我用饭,然后帮我背上书包送到门口上学去,放学回来午餐,再上下午课,然后晚上放学回来晚餐,之后在家中晚自习做作业,每每此时,做完家务的母亲便坐在我旁边看着我看书写字,母亲时不时会抽空问今天老师讲了什么内容,我们也总是一一讲述回答,一来二去,母亲便开始慢慢地跟着我们学习拼音写字算数学题。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学生,她从孩子们的身上学的知识注定不是系统的全面的。所以,母亲总是感叹,哪一天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