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1/4 页)
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戏曲上唱得午门问斩,就是这个地方。事实上,那只是剧情发展的需要,没有几个皇帝愿意在自家门口杀人,有点不吉利。不过,还真有一位皇帝不信邪,在午门真正杀过人,他就是康熙大帝。当时,吴三桂谋反,康熙大帝为表示平藩的决心,亲自到午门监斩,将吴三桂的儿子,自己的姑父,额附吴应熊砍头立威。
走进午门,是一个青砖漫地的大广场,广场南部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并排横跨五座精美的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这就是所谓的“内金水桥”,与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相映衬,引人入胜。
内金水桥是紫禁城内最大、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随着蜿蜒流淌如弓形的金水河呈弧形排列。桥的规格制式和外金水桥相同。正中的一座是御路桥,供皇帝专用,汉白玉望柱上雕刻蟠龙祥云,桥长23。15米,宽6米;东西两侧为王公桥,长21米,宽5。4米,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再两侧为品级桥,长19。5米,宽4。8米,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
桥的东西两面分别是协和门、熙和门,桥的北面是太和门。
太和门是大明皇帝御门听政之地,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它是紫禁城最大的宫门,始建于大明永乐年间,初称奉天门,后为皇极门。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1300平米。重檐歇山顶,汉白玉基座,梁枋等彩绘。门前铜鼎四只,为大明铸造的陈列铜器;铜狮一对,左雄右雌,威武凶悍,是紫禁城六对铜狮中最大的一对。
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西为贞度门,两门外侧均有一座崇楼。
第一二二章 京华博物馆(2)
更新时间2011…11…9 18:03:11 字数:2732
走过太和门,就步入了紫禁城的中心,迎面就是紫禁城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33。33米,面积2;377平米,55间,72根大柱,是现存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也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明永乐十八年(大夏历3420年)建成,初名奉天殿,明嘉靖时改名皇极殿,清顺治时始称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大夏历3695年)重建。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皇帝的登极、大婚、册立皇后和每年的春节、冬至节、皇帝生日以及公布进士黄榜、派将出征、宴会等大的庆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每逢大典之日,从太和殿至天安门外,设有庞大的仪仗,太和殿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齐集于丹墀内陈设“品极山”的御道两旁。皇帝出宫御太和殿,午门钟鼓齐鸣,殿廷乐队相继演奏,殿内外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以显示封建帝王的专贵和威严。
太和殿矗立在高8。13米的三层白石台基上,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走在殿前广场上,东有体仁阁,西有弘义阁,地形开阔,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
整个大殿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岔脊上仙人走兽达11件,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等级界限,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上装饰10个,在大夏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细心的人,会发现天安门上也仅有九件小兽。
第一个骑凤仙人饰物,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明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鸱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最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天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