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后转移至西康甘孜一带,与西来的贺龙红二军团与任弼时率红六军团会师,并于10月22日同抵甘肃会宁,又与红第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长征完成另一最后阶段,全计历时整整两年,行程二万五千华里,在陕北再创新天。
不过,蒋介石还是锲而不舍地移师西北,另设西北剿匪指挥部,亲自任总司令,副司令张学良,共统三路剿匪军:第一路朱绍良率蒋系中央军,第二路于学忠率奉系东北军,第三路杨虎城率陕系西北军。安内政策继续。
无论如何,*长征是蒋氏对政治异己企图赶尽杀绝的一幕流产。在舆论上美名安内;而事实上,志在排除政敌。其用兵规模之大,浪费时间之长,若转而攘外,当是另番景象。因日军于1932年攻上海时只派了四万兵!
第3章,第5节:西安兵谏,携手攘外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3章,第5节:西安兵谏,携手攘外
第3章,第5节:
西安兵谏,携手攘外
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的两名将军,张学良与杨虎城,藉蒋介石亲临西安指挥进行加紧剿共的当儿,竟然连手把蒋介石抓了起来,要蒋放弃其所谓「安内」政策,迫他联共「攘外」抗日,这场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其实,这事件的发生,也非偶然突发。当时,中国的局势是,东北已被日军占了,日本又捧出傅仪立「满洲国」,并且积极指染华北,通过「何梅协议」,要搞「华北自治」,由宋哲元出任「自治区委员长」。又在中国沿海驻兵,一路向南,渗至上海。侵华举动,毫不掩饰。所以1935年12月引发了北平有六千名学生示威*,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遭南京国民政府派来军警*,逮捕打伤一些学生。此一事件激起各地示威响应,各界纷纷组救国会,史称「一二。九」运动。又全国众多救国会中,以上海文化界由沈钓儒、邹韬奋等人组织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最具影响力。其提出的「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主张惹怒了一心要「先安内,后攘外」的蒋介石,严令监视行动,后终于1936年11月22日将该会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七人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进一步激发各地示威怒潮。
与此同时,最大的另一因由是*红军队伍转移到了陕北。他们说的北上抗日,并非空言,果然出兵。毛泽东及彭德怀于1936年2月22日曾率红一方面军陕甘支队东渡黄河并发表抗日宣言,呼吁全国协力抗日。但这支红军连遭蒋方的阎锡山发兵堵击。刘志丹在此战役中阵亡。5月又西渡黄河,退回去。毛再发声明,鼓吹联合抗日。
然而,蒋介石仍只顾发兵排除异己。又从6月1日起,广东实力派陈济棠及广西的李宗仁、白祟禧以「主张抗日,另立政府」举兵反蒋,史称「两广事变」。经过两个月的缠斗、安抚、议和,广东内部分裂,陈济棠逃香港。9月,李宗仁、白祟禧同意和解。俟两广叛变事件宣告平息后,蒋于10月下旬率亲信将领十多人飞赴西安前线部署讨共。他坐镇华清池,督促张学良与杨虎城所统率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加紧向延安的攻势。只是,在那期间,共产党人先后接触到张、杨二人,申以大义,并强调国难当前「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而应该把枪头对准侵华的日军。张、杨认为所言合情合理,尤其是东北军,更希望返回老家。
据载,张学良曾二度向蒋介石哭谏,但是未被接受,反而屡遭训斥。12月9日,西安有大批学生举行*,要求停止「安内」,合力「攘外」。但蒋介石就此致电张、杨二人要他们对这些「闹事的」示威*者「格杀勿论」。不过张、杨并未听令,却把蒋介石及其同来的大员全抓起来。这就是震动中外的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其实当时,蒋介石并不是住在西安市内,而是设行辕于市外临潼的华清池。他抵达后,曾对统率「东北军」的张学良及「西北军」的杨虎城提出两项选择:要吗,就开到前线去进剿西北红军,并由中央军在后面接应;要吗,就被分别调派到福建和安徽,陕甘剿共由中央军替代。又因张、杨二人所部,非蒋介石黄埔嫡系,故此他们在听讯后,顿时感到进退维谷。一方面是,在此之前东北军与西北军均曾与红军交锋,已经连吃了几次败仗,好不容易暂停不打。若然战争再起,肯定军力大损。另方面是,若然被分调至东南,一是离老乡更远了,二是两军自此分散,又多添了一重恐被中央军蚕食的顾虑。相对之下,宁可抗日。然后,在12月9日那一天,有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