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不同意见还是有的,认为此言固然不错,但还是脱离特定时空背景之嫌疑。
大小剃子业务竞争的当年,绝大部分的人们忙于充实肚皮,疏于自己的脑袋脸面管理。如果换成今天,只要你无论朝向上海市区还是浦东老街,什么店面最为普及,除了美容店还是美容店。
这人一旦肚子踏实后,想法难免多些。也不是所谓的饱暖思*,至少脑袋及其脸面的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有了充足物质和精神理由。至于迈步进入无论理发还是美容的那店,好多店里甚至连个剃头推子都并不具备。几个一年四季总是衣着了了无几、脸上抹成脱形的女子,坐在形迹可疑的沙发里,整天一付虎视眈眈的样子就另当别论了。眼下有报道说,中老年男人艾滋病发病率较高,类似*普及有某种未经考据的内在联系。
当年无论是大小剃子的服务产品供应者,还是我们定期打理脑袋的需求者,都没能够着类似的物质和精神水平的高度。
大小剃子俩人脑袋形式区别也可以透*业务差距的蛛丝马迹。大剃子脑门上永远顶着一顶鸭舌帽,小剃子则永远是三七开非对称的小分头,油光铮亮一丝不苟。
理发师的脑袋造型基本就是自己吃饭的仰仗,自身形式就是最好的招牌广告。大剃子始终把自己的脑袋隐藏在那顶油渍麻花的鸭舌帽里,让人看不透其中的式样。并不类似小剃子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形式整体隆重地扛在肩上,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让他人比较赏心悦目。这弟兄俩人的业务竞争没有展开,早已被确定出个你短我长你输我赢胜负来。
好在大小剃子俩人的业务竞争局面,只是简单维持了一个并不漫长的时期。不久,小剃子主动调转业务方向,从脑袋形式,转向肚皮内容。开启了个人的新颖业务,回避了煮豆燃萁、兄弟厮杀的被动局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 生意凭让亲兄弟(36)
那是三年自然灾害初期,小剃子主动放弃了祖传的理发业务而改做饮食。
这就让做哥哥的大剃子着实感动了一阵子,逢人就称,还是自家弟弟好,一笔画不出两个季,业务凭让亲兄弟。
也有人说,避免竞争其实是小剃子的说辞。那个年月,充实肚子的任务远比脑袋脸面形式重要许多。这成为小剃子业务转型的大背景。
当时,剃一个头,成人一毛,小孩标价五分。一枚脑袋打理总是要半小时左右,碰到复杂情况特殊要求,例如大胡子刮脸修面,小半个时辰未必能成。一天到晚忙成跌碎屁股脚不沾地,十多二十个生意了不起了吧。就这样,毛收入也就二块不到。刨去水电肥皂器具耗损,净收益一块钱难保。
时年,自由市场上的大饼、油条早已从原先的六分钱一付,涨成三毛了。一个大饼或者油条单价一毛五。理论上,小剃子三付大饼油条收入就能赶上大剃子整天的忙碌。
小剃子的大饼油条不仅价格优势明显,生产流通环节的需求弹性也大。任何人,一两个月不理发尚且无虞。不吃东西,过不了几天是要出人命的。
小剃子起步从大饼油条摊点开始。初期只做一个早市。
早饭吃饱的说法古已有之,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已经成为了相当一部分人们生活中的难题,也成为了小剃子业务生存发展的前提。
既然是跨领域业务,也不是一马平川手到擒来的那种。大饼方面进展基本顺利,油条虽然同样的作料同样的油温控制,炸成后,又瘦又小,不及街面上国营饮食店大小的一半。
一时,油条问题成为了业务进展的瓶颈。小剃子费了很大劲才搞清楚问题原因,酵头。还是通过私下与国营饮食店师傅的一番交易,改变发酵的工艺线路,才顺利打通瓶颈。
小剃子并不满足,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产品质量上去了,他又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采取了倒逼算账的方式,严格控制料工费支出;一旦利润得到大幅度提升,他扣除原辅料成本加上人工柴火等一应支出后,将毛利严格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内。
这一来不要紧,店里的产品售价有效下降。例如一只同等规模的大饼油条,别人要价一毛五,小剃子只卖一毛二,而且质量有得一比。那个时候三十六元工资不算低,十几二十的不稀奇。以小剃子大饼油条为例,每只降低三分钱售价绝对额不大,但幅度不小,接近四分之一。如果有粮票,三分钱又可以从国营店里再购买大饼一只,对消费者具有不小吸引力。
老街做生意一直有转快利钱多的说法,讲的是资金流动的重要性。开始,小剃子还向哥哥借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