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也无须备用。
一条线路跑老街到东南方向的祝桥惠南大团等地。那里途经当代中国革命名人张闻天的故居,人杰地灵;另一条是老街往东北方向横沔川沙什么的。目的地同样出过一个当代名人——黄炎培。四九年解放作为著名*人士,出任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长,深受领袖器重。
黄部长炎培先生早年还是浦东铁路建设的倡导者。在他的主持下,当年浦东铺设了两条窄轨铁路线。一条是从黄浦江边的庆宁寺到现在改称为机场镇的江镇;另一条从老街到黄浦江边今天已经规划成为上海世博园区的江边一带。
如果得以鸟瞰,当年从上海浦西到浦东行程的交通格局大致了然,选择从浦西去川沙包括延伸至今天的浦东机场方向,从庆宁寺过黄浦江,上岸后搭乘小火车一路可以途径金桥、川沙直达江镇一带。其时的江镇远没能形成国际机场的理想局面,客流远不如现今,所以窄轨小火车往返无论是规模包括速度绰绰有余;
如果要去老街包括深入祝桥、惠南和大团一带,则可从周家渡过江,搭乘小火车先到老街,往下,火车肯定是坐不成了,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也并无公共汽车。所以必须在老街换乘,搭上号称远东轮船公司的小火轮,由陆路而水路,由小火车而小火轮,做一次浦东地面上深入一步的远东之行。
当年,黄炎培老先生的小火车是浦东交通的干线手笔,吴家的小火轮则是支线补充。
小火轮本身不载客,作为动力形式牵引后面无动力的客驳,最多两条,一条也是有的,视客人多寡而定。
由于老街实际上是浦东交通大格局的干线补充或是支线延长,具有枢纽功能,吴氏远东轮船公司长盛不衰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解放前,吴家面对咸塘兴建了八开间上下两层的楼房。南北一字开排,楼下用作售票处、侯船客厅、行李房包括轮船公司办公室等一应俱全。楼上则是吴家十多口居住,虽然坐西面东,朝向一般,但仍然气派。后来吴家的小公子成了我小学的同学,有时去他家玩耍。
他家楼上西面安排成长长的过道,无论是浦东人忌讳的夏季西晒还是冬季西北风都基本得以回避。透过东窗就是潮起潮落的咸塘港,站在今天房地产商的角度,属于亲水景观房,有炒作概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吴家轮船公司公私合营了,吴先生及其太太悠闲起来。吴先生在公私合营的轮船公司里挂个副经理的虚职,上下班全凭自己兴趣。高兴时下楼步行出门连续两个小拐,去楼下办公室坐会儿,一般也是聊天的多。但是,大家都在忙手上的活,你呆久了就是耽误。吴先生小坐一会儿就知趣地打个招呼,再踱回楼上的家中。
既然吴老板空前悠闲起来,吴太太自不待言。早年,轮船公司属于吴家私人时,吴太太其他无所谓,主要定期不定期前去查看账簿,重点关注营收特别是开销,这是件非常劳神费力的事情。估计,吴太太身体病情的一部分或者来自这方面。
公私合营后,帐目自然不用吴太太操心,每月的定息也有人送上门来,一笔不小的数目字,只脱时辰不脱日子,不用额外操心。这人无事一身轻,加上心情也不错,吴太太健康状况明显趋好。
吴太太私底下说,也不是背后讲张铁嘴不好,但他说的未必就是铁定神准。现在自己健康无虞,你说这与收留小阿妹何干。
没多少日子,小阿妹被吴太太辞退了。
吴太太是这样解释的,解放好几年了,政府号召人民翻身当家作主,自己家里留着一大帮佣人毕竟不合时宜。这些年陆续将原先用的男佣及老妈子都辞退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小阿妹。暂时没动,不是不可或缺,实在是可怜姑娘家的无路可去。一旦这出路大体着落,一切瓜熟蒂落顺其自然。
吴家将自家轮船公司旁边一间面东闲置的偏屋,腾出来无偿供给小阿妹居住,时间不限。
毕竟,小阿妹这么多年一直在吴太太身边,这人总还是有点感情的,此其一;其二,小阿妹还真不是一般的没有去处。她自称老家启东方面再没有任何亲人。想想也是,小阿妹来老街这些年,既没有捎信回家,老家也没有任何人前来探寻,可见此言不虚。
偏屋的隔壁就是侯船大厅,小阿妹人不笨,手脚也勤快,如果真能够弄成个小本经营的买卖,也能形成长期的生活出路。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小阿妹除了感谢吴家这些年收留之恩,毕竟东家说的都在理,就顺着东家意思,搬下楼去自立门户。
第八章 从小阿妹到五桂姑娘(4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