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页)
?这是什么?”麦骏拿着桌子上的报纸狠狠地甩在了李坚的脸上。
“无以伦比的综艺节目~!?内地娱乐节目的典范!?超越港台的健康模式,Feeling与众巨星共同参与,掀起了歌舞综艺类的热潮~!?”
“我现在连大门都不能出半步,你们却还要让这些奸货嚣张到什么时候?”李坚默不作声地忍受着麦骏的无理取闹,忍受着他手上报纸一次又一次的狠狠地拍打在他的脸上。
同一时间,麦绍辉也在拿着同样的报纸在质问郑伟,麦绍辉紧闭着眼睛: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如果现在只用一个词来形容麦绍辉的局面,那绝对就是焦头烂额了,公司的业绩一团糟,自己的儿子在家发疯,五大唱片公司联手竟然连区区一个顶尖的封杀都没有做到,这一切都让自以为能掌控一切的他有些坐不住了。
“这是市场部的调查,麻烦你看看。”麦绍辉紧闭着眼睛用木拐杖敲敲了面前桌上的文件。
“就算你不看,你也可以出去听听,现在满大街的大大小小只要有音箱的商铺里放的都是什么?是Feeling的nobody,全部都是。连我的隔壁的小女孩都当着我的面跳这个舞蹈。”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投资过那么多的节目,有没有一个达到过这样的效果,而就区区一档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怎么就能让任何唱片行,书店里都买不到的Feeling的歌曲家喻户晓呢?”麦绍辉越说越是激动,说到后面的时候,声音已经大到让外面的人都隐约听到了他的喝斥了。
只见郑伟神态复杂地拿出一份报表递了过去:“麦董,这是些天来我们的基层业务员的调查资料,光是北城,江城这几个大城市,据我们详细调查,Feeling的这张同名专辑就已经卖出了超过八十万张。”
麦绍辉有些听不懂了,狠狠地把拐杖往地面砸出一声闷响,睁开了眼睛狠狠地瞪着郑伟:“八十万张?我得到的数据怎么是他们只有六万的销量呢?”
郑伟冷然地解释:“正版六万,盗版七十五万张……”
“盗版?有七十五万张?”麦绍辉呆了一呆。
中国市场与全球大部分地方并不一样,由于整个经济大环境的气候,从很早以前开始起,在内地音箱制品的行业就形成了一个盗版猖獗的现象,在80,90年代的以磁带为主要音乐载体的年代,在内地一些稍微偏远的城市,甚至是想买到一些正版的磁带都很难,老百姓们的手中的磁带百分之90以上都是所谓的盗版。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的末期,随着cd唱片的发展,高品质的音乐开始渐入人心,90年代的初的奢侈品,CD机也开始普及开了,CD唱片逐渐成为了音乐的主要载体,而此时的盗版商们却因为技术与设备的原因还没及时转变他们的经营模式,依然还是坚持着做磁带盗版为主,只有很少的盗版工场转型为CD制作,不过当时的不管是盗版磁带还是盗版CD的质量还是远远逊于正版的。
所以在这磁带与CD唱片短暂的过渡时期里,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局面,就是盗版卖磁带,正版卖CD,而买CD恰恰才是听流行音乐的主力年轻人群,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一首歌才能真正流行起来。
在这个形式下,当时一般内地市场的唱片销售量也主要是以CD唱片而计算的。
“你是说Feeling盗版的CD卖了七十五万张以上。”麦绍辉再次确认的问,听盗版磁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音乐真正的影响力还是在CD唱片上的,麦绍辉不认为以目前盗版CD的品质能有多少人愿意购买。
“这是我在盗版商铺买到的一张Feeling的盗版唱片。”
郑伟神态复杂的拿出了一张唱片,放到了麦绍辉私人专用的CD机里面,按下的播放键。
第一百四十一节 盗版?正版?
那句家喻户晓的“ I want nobody nobdy but you~!”在耳边响起,正是Feeling的那首nobody,麦绍辉的这个私人用的CD机是从德国进口的定制的,在声音放大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算是耳朵不敏感的人也非常容易听出音乐品质的高低
麦绍辉仔细地听着里面的音质,不自觉的眉毛向上挑了挑问:“你肯定这是盗版吗?”
看着郑伟点了点头,麦绍辉迅速地拿起了桌上的电话:“喂,让罗斯到我办公室来了一下。”
莫约两分钟后,一个带着眼镜的金发中年妇女走了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