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读通鉴论》卷十。。由于刘备一味奉行强权外交,不把盟友放在眼里,故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一步步走向破裂,最后两家反目成仇。
建安十六年,孙权曾向刘备提出东吴打算攻打益州,刘备不允,声称:“备与(刘)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但不久刘备单独入川攻取益州,孙权闻之,大骂刘备:“猾虏乃敢挟诈。”《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一气之下,召回其妹。刘备遂放妻回吴,而派张飞、赵云截江夺回阿斗。这就表明,孙权已不再相信“枭雄”刘备,刘备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顾不上秦晋之好了。
裂痕在双方利益发生矛盾的催化作用下,继续扩大。建安十九年,刘备定益州,孙权认为,既然刘备已得益州,就应还荆州予孙吴,即派诸葛瑾索讨荆州之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声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这分明是赖账,孙权不由愤愤地说:“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同上。由于谈判不成,孙权只好诉诸武力,东吴大将吕蒙奉命领兵二万,夺取三郡。刘备闻之,引兵五万,从益州下公安,令关羽引兵下益阳,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火并。幸而曹操趁刘备主力东下之机,率兵进入汉中,刘备益州初定,唯恐有失,被迫承认既成事实。结果吴、蜀二国中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蜀国反而丢失了战略要地江夏郡,把荆州南郡暴露给东吴,这就为日后吕蒙袭取江陵敞开了大门。所以廖立批评到,刘备不从张鲁手中夺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三国志》卷四十《廖立传》。。
襄樊之役与关羽失荆州(5)
孙刘结盟后,双方矛盾的焦点是荆州的归属问题,因为荆州不仅是军事要冲,蜀国北伐的战略基地,它对于吴国来说,还是上流门户,东吴屏障。孙权占据荆州,就可全据长江与曹操抗衡,故东吴必然用全力来争。不过,我们分析三国鼎立形成时期的各种偶然和必然因素,都是“人谋”的得失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某些所谓的历史必然,例如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悲剧是否也有可能用“人谋”来消解呢?笔者认为,如果刘备具有战略眼光,外交上灵活一些,主动归还荆州南三郡,以延迟吴国对荆州的进攻。吴、蜀矛盾的爆发不至于如此之速,即使爆发也不至于如此之剧,形势发展可能又是另一番模样。这一假设有无可能性呢?回答是肯定的。赤壁之战后,孙权审时度势,把南郡借给刘备,树操之敌,自己却腾出手来巩固江东。以后仅向刘备讨还南三郡,极有分寸。如果刘备也像孙权那样豁达一些,审时度势,主动把南三郡还给孙权,孙权则可能与蜀并力北图曹操,共伐襄阳,如此则曹魏危矣。可惜刘备见不及此,他在攻取益州后,不把盟友放在眼里,一味奉行强权外交,寸土不让,以兵戎相争,终于导致同盟的破裂,促使孙权下决心用武力夺回荆州。
和刘备相比,关羽更是刚愎自用,既不懂政治,也不懂外交。刘备西入蜀,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后来的事实证明,关羽根本没有执行诸葛亮“结好孙权”的战略方针,而依仗自己有“绝伦逸群”的武力可以定天下。
对东吴,关羽是骄横无礼,擅启衅端,关羽镇守的江陵与东吴鲁肃屯兵的陆口为“邻界”,“疆场纷错”,关羽不但不能与近邻鲁肃搞好关系,反而“数生狐疑”,在边界制造摩擦,幸赖鲁肃能识大体,顾大局,“常以欢好抚之”《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事态才未进一步恶化。公元215年,孙权因索讨荆州之南三郡不成,“遂置南三郡长吏”,但不料“关羽尽逐之”《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这就激起了东吴将士的敌忾。当时鲁肃屯兵益阳和关羽对峙,在约关羽“单刀赴会”中,气愤地呵责关羽道:“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济济?”《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注引《吴书》。可见,力主孙刘联盟的鲁肃到这时也无法容忍了。再如吴主孙权曾遣使为媒,欲求关羽之女为子媳,这无疑是带政治目的的联姻活动,无论于公于私,关羽都应允诺,至少也应以礼婉言谢绝,可他不但不允婚,还把孙权臭骂了一顿,这就等于示东吴以断交。
另据《三国志·关羽传》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