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争,南方之师皆能以少数胜多数也。” 但事实上,最大的阻力,并不来自北方,而是南方自己。桂系坚决反对成立正式政府,更反对选举总统。
孙文深受掣肘,一怒之下,竟发动武装政变。他集合了一群血气方刚的军人,号召他们去推翻军政府属下的桂系省政府,他甚至亲自指挥海军向督军署开炮。但军队没有服从他的命令,程璧光也不同意海军卷入这种内讧中。
时隔不久,程璧光就在广州长堤被人开枪暗杀。刺客是孙文手下最得力的干部朱执信派去的。朱执信和帮会的关系一向密切,可以说是孙文和南方帮会之间的联络人。程死后,胡汉民执笔起草讣电,数易其稿,写到动情之处,涕泪皆下。原稿中并无提及缉凶,朱执信亲在电文中加上“现在严缉凶手”一句。
▲BOOK。▲虹桥▲书吧▲
第29节:大国的迷失(29)
帅府没有预计到暗杀一名海军总长,会引起什么后果。春分前后,改组军政府的呼声,渐渐由远而近,升腾高涨,孙文仍不为所动。4月,国会使出杀手锏,由一批军政大员联名通电,提议改大元帅制为七总裁合议制。他们要削弱孙文的权力。在这批军政大员中,包括孙文的老朋友,德高望重的外交家伍廷芳。这就像一颗炸弹在孙文的后院爆开,产生惊人的震动。
在孙文周围的人,分成两派,一派主张联合一切粤系武装与桂系对抗;另一派则主张对桂系暂时妥协。胡汉民、汪精卫都属于这一派。
4月10日,国会提出改组军政府大纲案。当天派了三批代表分别去征询帅府、督署和海军办事处的意见。莫荣新和海军方面,对改组当然是喜形于色。然对于孙文来说,5月20日,是一个阴暗的日子。非常国会不顾孙文反对,选举了七名总裁,孙文的票数排行第四。这位被强行削权的大元帅决心离开广东。
一切得从头开始。孙文乘坐信浸号轮船,黯然离开广东,经日本转道前往上海。一批忠实党员如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朱执信都在他的周围,奉孙指示,专心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孙文也以眼病为由,过着几乎是半隐居的生活。他们的策略,表面按兵不动,实际上伺机待变。
他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陈炯明身上。
粤军开赴潮汕地区后,迟迟没有开入福建。尽管孙文函电促驾,急如星火,但陈炯明却举棋不定。他想在东江招兵买马,扩充军实,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治区域。孙文心急如焚,派帅府参军蒋介石到粤军总部,督促和参与制订援闽作战计划。
经过数月筹谋,陈炯明终于大起三军,自任中路,许崇智、邓铿分任左右指挥,麾军攻入福建。其势锐不可当,攻城略地,指东打西,闽军无不胆寒。不久,粤军在闽南开辟了一个拥有26个县的护法区。陈炯明驻节漳州,以龙溪为县治,自任军民两政长官。粤军的大胜,在未来的停战谈判桌上,为南方争取了一个重要的筹码。
1918年9月。北方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南方立即表示否认,同时宣布由军政府代行国务院职权,摄行大总统职权。中国出现南北两个政府了。美国驻广州领事向军政府提出说帖,劝告双方速息内争,自谋统一。实际上是向南方施加压力。南方政府作出积极的回应。11月22日,表示愿意停火,和北方举行谈判。
前线的枪声平息了,和平的呼声甚嚣尘上。孙文如果不参与和平运动,将被排斥在政治舞台的中心以外。这又是一次痛苦的选择。
11月30日,七总裁联名致电徐世昌,提议以上海租界为南北谈判地点。依照辛亥前例,由双方各派相等人数的代表,委以全权,克日开议。国务总理钱能训答复说:“会议商决的是内政问题,不宜在行政区域之外。”他提议改在北洋政府控制下的南京。
虹←桥←书←吧←BOOK。←
第30节:大国的迷失(30)
关于地点的争论持续了近两个月,南北双方互不让步。
在代表问题上,南方政府内部也争持不下。陆荣廷早就表示,南北都要以国事为重,不纠缠于国会问题。这和徐世昌、钱能训的主张不谋而合。所以,北方俨然只以陆荣廷为交涉对手,把坚持首先解决国会问题的孙文排斥在外。
唐绍仪从国外回来,他也是七总裁之一,在外交界享有盛名,和徐世昌又是结拜兄弟,一到广州,他就宣布议和总代表人选如果不征求他的同意,以后对军政府的一切事务概不负责。在国民党和一些政客团体的支持下,唐绍仪当上了南方议和总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