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何不开仓赈粮,却将那些女子买入后宫?”
高湛更是无言以对,面色愈怒,用刀环猛击他的嘴,没再让祖珽多说一个字。
他仍不解气,随即让人拿起鞭子和混子上前乱殴,猛打祖珽,使他连连哀嚎。
高湛原想把他的活活打死,却听见祖珽突然大叫道:“陛下若不杀臣,便可以得美名;若杀了臣,臣得名。陛下要想得美名,就不要杀臣,臣可以为陛下炼制金丹。”
高湛听得此话,确实让他们停了手。
祖珽接着开口:“陛下有个像范增一样的谋臣,却不能用!”
高湛怒目看他,问道:“你自比范增,莫非说我是项羽?”
祖珽不屑道:“项羽虽是一介布衣,却统领乌合之众,五年而成霸业;陛下不过是凭借父兄之资才得帝位,所以臣认为陛下不该轻视项羽。”
高湛恚忿不已,令左右用土塞住了他的嘴,祖珽却继续开口,还边吐边讲,不肯屈服。
高湛命人将他鞭打二百下,发配到甲坊制作铠甲,不久迁至光州,关在牢内。别驾张奉礼认为所谓牢,便是指地牢,于是将祖珽置于地牢之中,看管甚严,脚镣跟手铐从未离身,更不得与家人亲戚见面。不仅如此,夜间还以芜菁子为烛,祖珽的眼睛因此被熏伤,导致失明。
武成帝高湛驾崩后,高纬忽然想起了祖珽,便将他再次召回朝廷,封为海州刺史。
当时,陆令萱干预朝政,其子穆提婆受皇帝宠信,祖珽便开始依附陆令萱母子。
这次听见高纬说打算诛杀同父母所生的亲兄弟,祖珽自然是站在陆令萱这一边。他也没多说什么,只讲了“周公诛管叔,季友鸩庆父”历史上兄弟相残相杀的两件事。
高纬听从了祖珽的建议,不久就带高俨到了晋阳。
及至九月下旬,高纬便对胡氏讲:“明天一早要与仁威(高俨的字)一同去打猎,必须早去早回。”
胡氏没说什么,只是高俨心里有一丝猜疑,觉得这事蹊跷。
这夜四更,高纬就召他前来,高俨自然不愿意去。陆令萱知道他的顾虑,于是连忙开口,说了一句话,口气非常强硬:“兄长唤你去,你为什么不去!”
皇帝的命令高俨不敢违抗,只得离开太后寝宫。可是他刚走出永巷,就被刘桃枝一把抓住,还用绳子把他绑了起来。
高俨被他突然的举动给吓到了,惊慌地大叫一声:“我要见母后、兄长!”
话音未落,刘桃枝就用袖子塞住了他的嘴,接着翻起他的衣袍,蒙住了高俨的头,把他给扛走了。
到了大明宫时,高俨已是鼻血满面,不待他再说一字一句,刘桃枝等人就立即杖杀了高俨,当时年仅十四岁。
现在琅邪王离世,高纬终于松了口气,只是事到如今,他不知该如何向母亲交代。
高纬先让人用席子包住高俨的尸体,埋于室内,之后便派人去传话,将这事告诉给母亲。
胡氏没想到高俨走得这么快,自己还是没能保护好这个儿子。她看见高俨的尸体时,不禁失声痛哭,哭了十余声,每一声都充满了心痛和绝望,最后还是被侍女们拥着回到宫殿里的。
第二年三月,高纬就将高俨葬在邺西,并赐谥号为楚恭哀帝,以慰太后;琅邪王妃李氏,即李祖钦之女,李祖娥另一侄女,尊为楚帝后,居宣则宫。
作者有话要说:
☆、秽乱宫廷
皇帝一驾崩,宫里留下的就是一众寡妇。高湛生前胡氏便与和士开走得亲密,现在他已离开人世,胡氏自然空房寂寞,另寻新欢。
胡氏时常去佛寺里,因此结识了僧官昙献。她为了不引人耳目,就安置几百僧人在内殿,以听讲为名,日夜与昙献共寝于一处,还把高湛用过的宝装胡床挂在昙献的屋内,寺里的其他僧人并戏称他为太上皇。
胡氏的动静很大,甚至连高纬都听说母亲与其他男子□□的事,但他始终是半信半疑。
自高俨被杀以后,高纬和胡氏的关系变得渐渐疏远,母子之间相处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偶然一天,高纬突然想起看望母亲,就向胡氏居住的寝宫行去。可是离殿还有一段距离时,却见两个容色美丽的小尼姑站在不远处。
高纬的眼睛骤然一亮,但那两个小尼姑见他来此,心里便慌乱了起来,快步朝另一方向逃去,像做贼一样心虚。
仅片刻之后,高纬倏然开口,冲那两人大叫一声:“跑什么跑?给我站着!”
俩尼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