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不愿意参与国际金融体系,这是大谬。他们之所以认为中国不需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是因为国际金融体系很*。但问题是,需要与*是两码事,不能因为吃饭会撑死人所以我们就不吃饭吧,关键是要解决不吃得撑死人嘛!可是愤青的思考能力也就到此为止了,只字不提中国金融也有*的话题,不知道是他们有意回避还是不知道。
事实是,中国金融也存在*现象,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国有银行的国有性质决定其资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国有资产在经济运行中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通过国家代理人的行为而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有资产属于抽象的“全民”所有,无法人格化,缺乏可操作性,国有资产是虚置的,国有股是“股东缺位”的。由于所有者的虚置缺位,产权模糊,导致难以形成对资本使用的有效制约和对称信息的把握,结果不但使资本控制权旁落代理人的手中,还产生了“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危机,使国有资产成为唐僧肉,只要有机会,谁都想得而食之。
愤青“不高兴”也没用(2)
所以我非常赞同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提出的一个大胆办法:将国有资产公民化,实现“全民所有”,在全国和31省市分别成立国民权益基金,把全国的国民权益基金股份均分给13亿公民,以此完成民有化改革。
就目前中国这样一种金融制度想跟美国金融叫板是不行的,但“货币战争”你不打还不行,那就要从制度上去规划修正,培养更多真正的“金融战士”。要是因为金融*而叫喊着只要实业不要金融,那就更搞笑了。实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金融,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不需要我再费口舌了吧。
再说了,美国没有实业吗?美国的工业基础、汽车重工、航天科技、军工、新农业、尖端电子,哪一样不健全,哪一样垮掉了?更不用说美国还掌握着那么多核心技术、行业标准。愤青奔走相告的美国要破产,根本就是意淫,指望美国马上衰落的难度不亚于指望太阳从西边冉冉升起。相反,中国经济的科技含量还很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体制制度还不完善,发展包袱还很重。只能说,在金融危机当中,美国很重视中国的作用,中国也可以借此向美国提一些条件,但想现在替代美国成为领导世界的国家无异痴人说梦。
就像上海外国语大学苏长和教授所说,中国还缺少成为世界性领导国家的国内国际条件。
就国内来说,(1)政府与社会的内向性功能不足以使中国胜任承担世界领导者的角色;(2)中国暂时还不可能为和谐世界建立提供所必备的制度性资源;(3)中国现有的财政资源不能保证或者维持中国持续的领导地位;(4)中国还没有储备充足的应付世界性问题的人力和知识资源;(5)中国的精英和中产阶层缺少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所需要的国际化、多元性的包容文化。
在国内国际限制条件下,实行“当头”外交对中国来说就是不可取的。韬光养晦,“示弱”而非“示强”,外交上争取更长久的和平国际环境,集中精力办理好国内事情,在财政许可的前提下适度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将仍是中国大战略的要义所在。
(苏长和《“示弱”有理》,载《东方早报》2008年12月31日)
“示弱”不会吃亏,“示强”往往没有好果子吃。二战前的德国和日本都很强大,国家一强大,本国的民族主义就坐不住了,要“示强”,要通过武力来扩张势力,最后都一败涂地。目前中国的民族主义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而抬头,好在这个时代世界人民普遍不接受“打砸抢”的强盗逻辑了,中国也不能完全拒绝文明潮流,因为这会让自己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这就注定新时代的愤青不会有大的作为,掀不起大的风浪,就算他们“不高兴”也没用。
“示弱”表明我们谦虚,否则也就不会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么深刻的“示弱”故事。谦虚就必须承认中国还是一个穷国,没有这样的谦虚胸怀就不会有进步。
中国现在还是一个经济举足轻重、人口众多又相对贫困的国家,“示弱”是必然而必要的。如果我们要打肿脸充胖子去“示强”,那好,谁都把中国当成胖子来看待,按胖子的标准来要求你尽国际责任,要求多交联合国会费、多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捐助等,中国就会“死要面子活受罪”。
当然,“示弱”也不等于放弃国际话语权,而是量力而行,用低调务实的姿态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把为人类世界贡献更多的文明成果作为自己的追求,让国家道义形象与综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