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樊将军的曾乞,不忍心眼看他送死。现在自首只有被杀一途,绝不可做这种愚昧之举。
数日后,曾乞来到樊于期面前,垂头丧气地说:“我今天是来报告坏消息……”
“果然……”樊于期眼泪立刻夺眶而出。
坏消息当然是指“家人被杀”而言。在秦王面前力说“祖先可贵”的他,当然视“家庭”高于一切。对家人遽遭不幸,他已是柔肠寸断。
从他喉咙里不断传出呜咽之声。
“此仇非报不可!”
这是出自肺腑的悲痛呐喊!
“我知道您的悲痛,然而,这时非隐忍自重不可。既然发誓要报仇,那就更加不能轻举妄动。由于您的失踪,官方正在大力搜索,关卡都有严密管制。您暂时待在这里,等待情势过去吧!”曾乞说。
“谢谢你的关怀……”止住眼泪的樊于期,用他那燃烧的目光,瞪视着曾家低矮的天花板。
情势迟迟没有缓和下来。
秦王政不是容易死心的人。
非找出来碎尸万段不可!虽然细长眼睛中一点也看不出感情起伏,但政心里的怒火还在熊熊燃烧。
他为何如此憎恨樊于期?
樊于期强调祖先可贵,此举固然令他不悦。但他更不能放过的是,樊于期一下子就看出他心里已起杀意。不被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这一点他向来有绝对的自信,连吕不韦都做不到。做到这一点的人,等于彻底摧毀他的自尊心。这是政无法忍受的。
“关卡管制绝不可松懈!即刻增加人员吧!”
他再三下达严令。
紧张情势一直没有缓和迹象。
“真要命。暂时逃出秦国是最上策,但关卡管制这么严密,如何是好呢?”曾乞摇头叹息说。
“既然无法逃亡,我们来想其他良策吧!”
“我已在想……”说到这里时,曾乞突然住口。
“你是不是想到妙策了?”樊于期问道。有本事看出秦王心事的他,同样从曾乞的表情看出他好像想到什么妙计了。
“是的。这个方案有点冒险,不过,我认为值得一试。”曾乞回答。
关卡管制极端严密,表示秦王政对樊于期的憎恶到入骨程度。
除樊于期以外,还有没有其他被政憎恨的人?
曾乞想到一个人的名字。这是燕送到秦国来的人质。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四部分(14)
燕国现在的国君名叫喜,这个人质正是其太子丹。
()免费TXT小说下载
战国时代王族被当做人质是正常之事,这位丹,过去就有以人质身份被送到各国的经验。他于年幼时代,曾经被送至赵都邯郸作为人质。秦王政亦是以人质之子身份,生于邯郸。
因此,秦王政和燕国太子丹,年幼时就彼此认识。
——年幼时就认识,两人应相处得很好才对。
这是一般人的想法。
实际上,完全错误。
这是因为丹以幼年时代的交情为恃,在态度上过分狎近的缘故。
我现在是秦王,再也不是邯郸时代的人质之子!丹怎么可以用朋友态度对我呢?年轻气盛的政以此驳斥。
结果,这个态度也令丹反唇相讥。
你跩什么跩!两人过去在邯郸,交情好到共吃一个馒头,现在成为国君就忘掉昔日朋友了?
敏感的政当然很快察觉到丹的态度。彼此憎恨的结果,相互间的厌恶感愈趋炽烈,乃是自然之事。
因此,当燕国提出以他人替代为人质之议时,政断然拒绝。
——我要继续以丹为人质,不同意换人!
归国的话,太子身份的丹有机会继位为燕国国君,而继续留在秦作为人质,将会使其余候补者趁机抬头。政这个措置,为丹带来极大困扰。政似乎是刻意如此做的!
——既然如此,我就设法逃出秦吧!
据说,丹喝酒时曾说出这句话。咸阳人常以这件事情做聊天话题。
曾乞是交游相当广泛的人。他很快和丹居住宅邸的管家攀上交情,屡次借口前往,因而得以认识丹。
一天,曾乞邀丹到院里,压低声音说:“这是绝佳机会……”
“什么意思?”
“我说这是逃出秦国最好的机会。”
“你少胡扯!……自从樊于期将军失踪以来,关卡管制比以前森严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