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页)
么不好的,只是提醒你小心一些罢了。噢,你很看重太白诗社吗?昨日陈蓉请我去做副社长,这诗社的规矩,我懂,只设五个职务,一个社长,又下设三个副社长,再其后便是一个教督学,其余人统统为社员,这学社重大决议都须五人议定方才能实施的吗?这是你的主意吧,你把为父拉进这五人里,是不是别有用心?”
老爹就是老爹啊,果然‘英明神武’。
诗社的架构,叶春秋早就想好了,社长虽然一言九鼎,却同时又有一个核心的圈子,圈子里人不多,五六人而已,想要拍板一些大事,非要多数人同意不可,这也是叶春秋拉叶景进来地原因,叶春秋愿意做副社长,退位让贤,是因为他不喜欢料理平时的杂务,宁愿躲个清闲,可是诗社若是壮大,将来还是大有前途的,他深知在明朝中后期诗社渐渐演变成各种文化或者是政治实体的过程。这个时代,读书人已经越来越多,而愈来愈多的读书人已经不再满足于读书,他们早已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同时也拥有一定的财富,渐而开始参政议政,以至于影响士林清议,成为一股十分活跃的力量。
多少内阁的阁老,贵为宰辅,却因为冒犯了读书人,而遭到群起攻之,瞬间变成过街老鼠,不得不黯然致仕,又有多少人因为名望水涨船高,渐渐崭露头角,平步青云。
叶春秋把心思放在诗社上,当然不可能只是交交朋友玩玩诗这样简单。
当然,自己的年纪还小,暂时也不可能做什么破天荒的事,既如此,那么将来想要将自己的影响施压在诗社上,就少不得需要父亲的鼎力相助。当然,陈蓉和张晋二人与自己关系已经越来越熟络,也是稳住诗社的助力。
任何团体,一旦发展壮大,谁能保证不会外来的人凭借着本身的名望跑来抢班夺权呢,至于内部,只怕也未必所有人都甘愿受制于人,现在因为诗社的松散,也没有太多的实力,自然无人问津这些核心的位置,可是以后的事谁能保证。现在自己为诗社牺牲,当然要未雨绸缪。
叶景颌首点头道:“为父已经应许下来,为父总觉得你很有法子,有时候有些事,我不如你,所以你想做什么事,我鼎力支持你去做。”
虽然叶春秋可以数落出这个老爹的许多缺点,譬如性格过于温和,又如面对任何事太过瞻前顾后,可是叶春秋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爹。
……………………
今天又是十更,好了,老虎先歇一歇,大家也早些睡,第二天再继续看,谢谢大家关心的话语,老虎很欣慰,但是老虎就是凭着一股坚持的信念一直在努力,老虎不想成为一个不守信的人!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蓄势待发(第一更)
现今,各地都已经闹开了,和太白集合作的书商姓王,叫王方,在宁波也算是赫赫有名,他平时都是四平八稳的,不过这一次,他却在进行一场豪赌,和太白诗社合作,确实有很大的意义,他下头有个印刷的小工坊,平时印的多是一些八股的时文,这时代,肯买书的人只有读书人,而读书人看闲书的少,心思放在八股时文的上头却多,这和后世的生态差不多,一般的小说都无人问津,真正去书店买书的,大多都是某些复习资料。
乡试之后,按照王方的预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自己作坊的生意只怕要冷淡了,毕竟考完了试,读书人也就没心思再买书了,这样清闲下来也不是办法,不过当他得知这一次宁波府乡试大放异彩,终于还是动了心思。
足足中了九个举人啊,这可是破天荒的事,而最重要的是,居然连解元也花落宁波,得知这解元,还有另外三个举人都出自太白诗社,这太白诗社又想寻人合作印书,他没有多犹豫,便与陈蓉接洽了。
起初的时候,不过只是想帮着印一些,应付未来一段时间清闲的生意,可是了解得深入后,他突然转了性子。
这个时代,即便只是一个小小商贾,也绝不是后人想的那样完全没有头脑或者是没有心思的,王方敏锐的发现,这位小解元完全有文章可做。
与陈蓉谈妥之后,他便开始忙碌起来了。
这一次不是小打小闹的,将要涉猎的,是王方从前从不敢想的大买卖。
他几乎马不停蹄的开始出没于浙江重要地府县,而后与书铺接洽,因为号称是解元公的文集,所以书商们似乎也颇有期待,也愿意付了定金请王方印刷拿货,不过陈蓉却让书铺都在门口挂了招牌,简明扼要的说明了太白诗社和解元公的关系,又列举了一些诗社里重要的几个举人,